苏教版。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的写作特点。【资料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2024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第1页。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张怀民:作者的朋友。
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问题导读】(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一、初读课文懂文意。1、音字互填:
解衣( )寝()藻()荇( )2、解释加点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 )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再读课文明内容。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第2页。2、作者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赏析。三、细读课文悟主旨。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结合句体会作者心情)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表达了怎样的感慨?5、结合“文本助读”,说说你对文中“闲人”的理解: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词 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材分析概述重点。难点1.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具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词 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材分析概述。重点。难点1.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具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 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1.导...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 重点 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 难点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 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 三苏 均在 唐宋八大家 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