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8论语十则教学设计长春版

发布 2023-01-09 11:01:28 阅读 245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时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选言含义。【教学难点】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

学法指导】学生课前通过阅读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预习,了解作者、作品、掌握生字、生词的意思,弄懂每则的含义。通过反复诵读,基本了解文章的主题。自主尝试完成课后“积累”三题,重点完成。

一、三题。课前准备】①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掌握生字、生词的意思。②了解作者、作品。翻译,了解内容,完成学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

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二。

作者作品。

1、孔子:名,字仲尼,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2、《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共二十篇。三、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3.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

5.师生齐读。让教室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四、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要求学生绝对安静。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五、讲解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

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要求学生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清除词句理解障碍。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

1)前四则谈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是孝道。同样问孝,孔子给孟武伯和子游的回答为何各有不同?

孔子对**提问的回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状态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诲,正所谓因材施教。孟武伯是鲁国世家孟孙氏的子弟,其父孟懿子曾按照其祖父的临终嘱托向孔子学礼,但有始无终。所以其父孟懿子在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是“无违”,暗指他不应违背父亲的嘱托。

孟武伯行事错乱,所以孔子教导他不要让父母因身体疾病之外的事情为他操心。子游为人公正方明,但有些不拘小节,所以孔子教导他要注意表达对父母的恭敬孝顺之心。

2)“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能及时行孝。

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依然可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使远游和迟归的必然联系淡化了,子女即使远游也可日行千里地返回,重要的是游子心中要装着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经常回家,并尽可能多陪伴父母。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正是因为太多的现代游子以“忙”为由,丢失了为人子女应有的孝心,使“意恐迟迟归”的双亲饱尝孤独寂寞。

所以,穿行于现代时空中的男女,仍然应该把“父母在,不远游”记在心间。

3)守候的意义在于及时行孝,知年的意义则在于用心行孝。身为人子,会因何而喜?因何而惧?

知道父母的年纪,寿高康宁,子女得以成欢膝下,是乃人生喜事,足以摆酒相贺,此为“喜”。但也要念及父母年纪增高,人生苦短,来日不多,时有不测之忧,因此而“惧”,所以身为人子更应珍惜光阴,尽心侍奉。

4)“百善孝为先”。《论语》中有很多谈及“孝”的篇章,你能再举几例吗?(借助幻灯,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背诵。)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六、背诵感悟。

1.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则。2.全体同学随发言同学齐诵这一则。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五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不动笔墨不读书。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在读书笔记中写下了你的读书思考,请你选择自己读书笔记中自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朗读,可侧重于词句理解方面的收获,也可侧重于思想感悟方面的收获。倾听同学发言时,大家要注意随时吸纳,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

二、学生展示。

1.学生分小组展示。

2.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形成个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学生整理补充。三、教师补充。

1.视学生展示情况而定。

2.教师参照《教师教学用书》作如下准备:(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仁,是爱人。**问仁,孔子的回答各异。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乐山,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都是针对**的不同个性和状态加以引导和教诲,使之接近真君子的品性。

对仁的解说可以各异,但有一点被孔子反复强调,那就是“巧言令色”之下很难有仁的存在。只敢顺情说好话,不敢说逆耳之言;只敢显和颜悦色,不敢显真实怒容。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是生命的病态和假象,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爱。

首先看到仁的反面,坚决地与之划清界限,才能顺畅地走向仁的中心。(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伙伴。”

在追求仁德的道路上会很多困难,包括他人的误解和自己的孤独。当你远离巧言令色的人时,容易产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无奈,此时要坚定地自我激励:志同道合者并不遥远。

有德者立于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更何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不论能否欢聚畅谈,有德者都不愁没有精神知己相伴。(3)孔子所说的“义”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有何异同?

孔子所说的“义”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义”都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和举动,“见义勇为”“义不容辞”“义务劳动”中的“义”都是这个含义。但是,因为“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共产主义”等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人们心中的“义”有约定俗成地缩小为“大义”的倾向,即重要的原则,如“民族大义”等。(4)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恕”的深刻含义?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恕很重要。

什么是恕?孔子的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讲,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别人也不要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

恕很不容易做到。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也”。恕是将心比心,古人拆字为解,“如心为恕”。

我们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谓恕,与现在的宽恕不同。今语宽恕,强调的是宽,从宽引申为原谅。孔子谈的恕,含有对等原则。

5)君子原指有官位者或权贵子弟。《论语》中提到的君子是儒家的人格典型,指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纪的君子,应继承什么?

还应有哪些发展?

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纪的君子,应继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伪存真、重义轻利、推己及人等君子之道,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为人。除此而外,还应赋予君子以时代的新内涵,如应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面对人生的磨难和挑战,善于接纳新鲜事物和理念,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把握机会、显现才能,但也要懂得纳悦自己。

6)《论语》中还有哪些关于“君子”的论述?(借助幻灯,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背诵。)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曰: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子曰: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子曰: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阳货》)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阳货》)

四、诵读感悟。

1.学生放声朗读后五则。2.学生分别背诵后五则。3.全体背诵后五则。五、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后五则。

2.以小组为单位,坚持研读《论语》,并搜集最新的有关《论语》的热评。读书课上交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 基础知识,语言积累与运用 2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带点的字注音。5分 xu nxi l u 空伧 俗帷 幕 zh n 酌。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说它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并且特别桥栏柱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提示

2 特点 形式是比较自由的 内涵是开放的 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 鲜明的形象性 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 性,形式上分行排列。3 方法指导 首先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其次要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第三要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抒情散文。一 特点 形散神聚 形...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第三单元。一 字音。狼藉 j 蹒跚 p n sh n 箸 zh 呼啸 xi o 停滞 zh 磨蹭 c ng 吮 sh n 吸瞅 ch u馍 m 病笃 d 恸 t ng 惦 di n 记。瞥 pi 憧憬 ch ng j ng 脸颊 ji 嘱 zh 托颓 tu 唐琐屑 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