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俗世奇人》教案

发布 2023-01-08 00:29:28 阅读 2430

《俗世奇人》教案。

教材分析:泥人张》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性格的民间奇人的形象,人物都刻画得形神兼备。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极富表现力。

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把握人物的形象,理解“俗世奇人”的大本领大智慧。《好嘴杨巴》向我们讲述了两位天津市井奇人杨七和杨巴的故事。由慢条斯理,发展到骤然紧张,最后是轻松诙谐——本文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津”味十足的语言,深受读者喜爱。

标题中“好嘴”的“好”字,是文章的文眼,文中叙述、描写皆为“好”字而设,故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好”字深层意义的挖掘上。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诵读,情节表演,佳句品味,人物分析的形式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人物的大智慧,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

教学重点。1.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2.整体把握文章,赏析文章的美点。

教学难点。研读,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教法。1、情景诵读,情节表演法2、美点寻踪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要自主、独立地预习,并收集有关民俗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为上课作好准备。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体验法:引导学生积极积极表演,体验文本。

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民间奇人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中国历代的史书,大多只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立传,其实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间也不乏奇人高手,他们又何尝不值得大书特书。读了两篇短文,相信你会受到启迪。

二、走近作家作品。

冯骥才,当代作家。代表作短篇**《雕花烟斗》,中篇**《啊!》、神鞭》

俗世奇人》共有19篇作品,是作者的文化**的最后一个系列。文章用天津话以及古典**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并由日本画家作了精美的插图。旧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在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这些“俗世奇人”个个显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多,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

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三、检查预习。

1.解题。俗世”是什么意思?“奇人”是什么意思?

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

2.字词。发蔫 niān 绰号chuò

刷浆 jiāng 戳 chuō 一瞅 chǒu

发怔 zhèng 褒贬bāo 怵chù

抠 kōu 瓢 piáo 难堪 kān

四、情景朗读。

五、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泥人张、杨。

七、杨巴究竟“奇”在何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泥人张:捏泥人,单只妙手见功夫;护尊严,一身傲骨笑权贵!

杨七:构思巧妙、手艺精巧。

杨巴:随机应变、处乱不惊。

2.泥人张和杨。

七、杨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有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3.在《泥人张》中说技艺靠“手”,而在《好嘴杨巴》中说技艺靠“嘴”,两者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本文是写天津生活的高超技艺,而技艺又有许多种,不但有手艺,还要会推销,因此才会有天津的热闹生活。

六、美文美读。

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为什么说”有第一,没第二”?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了以此写出泥人张的技术超凡绝伦,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本海张五想在泥人张身上“找乐子”,但泥人张却反在海张五身上“找乐”,为泥人张塑造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形象。

3.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比如,泥人张捏好海张五头像后,“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这个“戳”字展现了泥人张:

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真是不可更易的一个字。

4.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技术上,泥人张是个超凡绝伦的人;在性格上,他是个镇定自若,机智,智高一筹的人。

捏泥人,单只妙手见功夫;护尊严,一身傲骨笑权贵!

小结:《泥人张》

泥人高手“泥人张”——遇海张五——贱卖“海张五”——智斗传千古。

5.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 请赏析本句好在哪?

通过在场人们的迷惑,从侧面写出了杨巴的聪明机智,体现杨巴智高一筹。

6.赏析本段在内容上的作用。

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结尾提升主题,好嘴之好,好到中堂未吃,却茶汤更名,杨巴威名大震,可谓嘴建奇功,嘴出奇人。还用了杨七的埋没反衬出杨巴的名气。“俗世奇人”名副其实,流传后世。

7.品析好嘴之“好”

品析内容: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品析角度:说话的难度、说话的艺术、说话的效果、他人的反应……

示例:1.从说话的难度看:

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都“吓懵了”,情势紧急,千钧一发,这需要“敢说”。二是左右为难:

说是芝麻,这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说是芝麻,“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己要吃大亏,甚至会掉脑袋。这需要“巧说”。三是时间紧迫:

必须赶在中堂说话之前说,需要“快说”。

2.从这句话本身看: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说“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这儿却说“不爱吃”。

这样说,有两大妙处:一是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二是给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没说是芝麻,也没有不是芝麻,一个“不知道”“不爱吃”,使紧张的情势顿时化解。

3.从说话的效果看: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李中堂对杨巴“心生欢喜”“赏银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振”。

4.从他人的角度看: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转,我们就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的。

杨巴说话之前,众**“吓懵了”“一个比一个糊涂”,而杨巴“立时猜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就来了”;杨巴说话之后,李中堂觉得他“机敏过人”“心生欢喜”,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杨巴“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危难之间显身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适时。作者有意把杨巴放在千钧一发的风头浪尖上去表现,的确收到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效果。

七、拓展训练。

1、“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

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2.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八、小结。泥人张》奇绝!妙绝!

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个性奇特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泥人张、杨。

七、杨巴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但这又是一个多么无奈的回答:

明明是李中堂的错,却要抢着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无错,却要抢着求恕罪。这种机灵是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之后的人格扭曲,是面对生存困境时的顺时应变,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九、 布置作业。

我来写我身边的“俗世奇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有个性人物,我们要注意观察,从他们的生活中找到能表现其个性的小事,还应该去尝试着抓住这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征对他们进行描写。如果我们学会了去发现人物的个性美,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了。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学习通过学习,能基本品味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能体会文中小人物的大智慧,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我觉得有以下问题值得反思:

1.自主学习不够:

这篇课文上下来,我越来越感觉这个思路明显的缺点就是预设性太强,学生自主发现不够。从导入到感知,由感知到研读,由研读到延伸,是一个逻辑严密、不容打破打乱的系统,并且都在教师的预设和掌控之中,教学呈现一种封闭状态,开放性不够。

2。学生准备不够:

“讲述”和“想象”这两个活动的思维含量都很高,要出色完成,必须经过充分的、积极的思维加工。教学中,我有“往前赶”的心理,给学生预留的时间不够充足,致使有的学生仓促对话,准备不足。“**”活动中,学生很难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很容易架空文本,教师要作必要提示和点拨。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也可以给每个小组提示相应的角度,然后让他们按教师提示**。

3.联系现实不够:

除导入和一次讨论“你想拥有这样一张“好嘴”吗”之外,再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心灵扬帆起航,时时处处把学生“摆进去”,学生才能陶醉其中,积极参与。比如设计这样的问题:

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说?假设杨七杨巴就生活在你家小区里,你认为他们会生活得很好吗?你想分别对他们说点什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俗世奇人》导学案

八下语文 俗世奇人 导学案 2课时 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 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3 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重难点 情节分析语言品味学习过程。一 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俗世奇人 教案

泥人张。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旨。重点 3.品味艺术特色。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 品读法。课前准备 多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理解标题含义。二 研读课文内容 1 理清故事情节。学生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 分析人物形象。1.泥人张 奇...

八年级下《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 俗世奇人 教学设计。俗世奇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2 抓住要点概述内容,理清故事情节。3 熟读课文,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幽默传神 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4 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重视 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