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小石潭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精彩句段。(教学重点)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2.背景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3.字音字形。
篁竹(huáng)为坻(chí)佁然(yí)寂寥(liào)翕忽(xī).幽邃(suì)犬牙差互(cī)卷石底以出(quán)..4.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合作**(一)积累词汇。
小组内同学合作,整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语的特殊用法。明确:此部分具体内容见本书**页。(二)疏通文意。
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明确: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明确: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明确: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明确: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明确: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确: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明确: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明确: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所展现的画面。示例: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教学重点)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教学难点)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课文背诵情况。
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宗元的内心世界。二、自主学习。
1.用原文默写。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文中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3)极其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名句是明确:(1)如鸣珮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而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凄清。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三、合作**(一)景物特征。
1.“小石潭”中的“水”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
2.小潭源流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其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
明确:1.清澈透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2.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的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情景。(二)内容理解。
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三)语言品析。
本文语言优美,意蕴丰富,请自选角度,对下面的语句进行点评。(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明确:(1)正面写游鱼的数量、状态,侧面衬托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2)运用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的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情景。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
(3)通过写潭周气氛的寂静、凄清、悲凉,来表达内心的孤寂、忧伤之情。(四)思想感情。
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四、课堂小结。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
心情。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1.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见到了柳宗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写下你的敬仰辞或劝慰辞。
示例:古之成大事者,没有一帆风顺的,无不历经坎坷,只有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保持乐观的心态,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希望你能笑对人生。
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七、教学反思。
1.本教案注重结合时代背景,在诵读中感悟小石潭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注重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注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内容和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通过自主、合作、**,明晰了景物特征,赏析了富有特色的语言,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4.作业设计体现了课内外的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 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能准确地解释重点词句的含义。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杜甫曾有诗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 情与景常常是紧密相联的。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 永州八记 寄情山水,...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 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能准确地解释重点词句的含义。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杜甫曾有诗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 情与景常常是紧密相联的。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 永州八记 寄情山水,...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原创
小石潭记 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小石潭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精彩句段。教学重点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