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阿基米德原理

发布 2023-01-02 16:12:28 阅读 7165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对上节《浮力》**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构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也是本节必须完成的核心任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式实验**的方式,以此来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让学生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排计算简单的浮力。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阿基米德的灵感”故事,重现古代阿基米德洗澡情境,感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多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学生所看到的浮力大小并不一定会与排开液体的重力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我引导学生将排开液体质量的多少转化为与浮力有对等比较关系的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让学生自觉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定量关系的实验。

2、在上课前一天安排前置性任务,让学生了解并领取任务一中的学习要求,通过对课本实验的自主学习,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及考虑需要哪些实验器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然会对要进行的实验有一个理性认识,以便在第二天上课前就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整体性的认识。

在实验之前,需要先让小组将前一天完成的任务一进行交流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统一实验方案及所需器材,并随机抽取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引起全班小组的讨论分析,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及所需器材。随后让小组组长分配实验任务,责任到人。

在实验中,我会深入到每一个小组观察指导实验,并将学生在做实验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总结、归纳。在学生实验结束后,着意抽取两个小组(特别是在实验中所测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有差别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并由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实验评估,讨论分析引起实验误差或错误的原因,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3、任务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之上,结合上节《浮力》所学知识,将第一节所学知识“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改为“排开液体的体积”,通过公式间的变形,让学生自已得出新公式f浮=ρ液**排,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任务三则是将任务一和任务二中的知识进一步揉合在一起,并在解决实际计算题中学会应用公式。任务四中通过必做题与选做题的设计,必做题让全体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让小组长检查反馈。

选做题则可以让能力更强点的学生进一步探索,提升其能力,或可以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选做题。

4、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焦作市第29中学尉陈蓉。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浮力复习课教案设计。邹雅丽。知识和技能 1.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2.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3.会熟练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过程和方法。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2 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情感态...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 授课教师 蕲春县詹大悲吴远胜。一 导入。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 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他为什么敢这么说呢?上完今天的课我们就会知道原因。板书课题 二 新授杠杆定义。同学们请看 教师演示 我们来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