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观察不同声音的波形,教材是分几次观察的。我把不同音调、不同响度、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集中在同一时段观察,既能使操作方便、省时,又便于学生观察、比较,还便于教学进程的发展、升华。由于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加强**、讨论、交流,用时较多,第23页的想想议议和科学世界就留给学生课后解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活动。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习体会科学**的方法;
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资源。1)分组**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多**显示)
三、声音的特性。
教学流程:课堂教学程序。
二)案例(声音的特性):
一、引入新课:
师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靠什么传播?
生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师: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会发出声音。
师问:啤酒瓶发出的声音相同吗?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敲击啤酒瓶发出“1,2,3,4,5,6,7,i”的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讨论后再回答。)
生答:不同啤酒瓶发声的高、低不同。
同上法,轻敲啤酒瓶发声。)
师问:这次啤酒瓶发出的声音与上次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比上次的声音小。
师:声音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声音有高低之分,有大小之别,还有不同的特色。人们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来分别描述声音的这些不同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这些性质。
板书: 三、声音的特性。
二、教授:师问: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那么,音调的高低是与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所听到的声音的高低、所看到的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作出猜想,并给一定的时间讨论)
生甲答: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因为小提琴发出高音的弦振动得比较快。
生乙答:唱歌发高音时,声带振动也比较快。所以音调的高低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甚至有错误的,但没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也需要用实验事实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就是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作出设想,勤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师:同学们可以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说说你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供大家讨论交流。
生甲答:我们用硬塑料片拨动疏密不同的木梳齿,拨动密齿时,塑料片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生乙答:我们把橡皮筋拉紧后拨动它,发现橡皮筋被拉得越细时,振动越快,发声音调越高。
生丙答:我们按书上的方法,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较长时,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
(教师和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和结论共同讨论、评判、再验证,达成共识,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师问:通过以上研究,哪位同学能概括得出的结论?
生丁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快,发声音调高,振动得慢,发声音调就低。
师:物理学里,用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发声体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振动慢的,频率小,音调低。所以,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
师问:我们知道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但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稍停、让学生猜测、交流,更多的学生会不知其解。)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
为解答这一问题,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有多大?请阅读课本第20页的内容,看谁能尽快完整地回答。
学生阅读并交流。)
生答:因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所以人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声。而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向他表示祝贺。
师问: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第20页还了解到什么?
生甲: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生乙: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不同。如猫和狗发声频率较低,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见;而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很高,可以发出人听不到的超声波。
生丙: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也不同,有的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有的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大象就是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使用次声波交流的。
师:很好。次声波和超声波有哪些应用,你了解吗?
生甲答:人们可以通过探测**、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前辐射出的次声波,来**、预报它发生,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生乙答: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和**。如b超检测、超声碎石等。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踊跃。)
师: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医疗技术、工业生产以及各种探测等诸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并撰写小**发表、交流。
师问:在研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你是否在不经意中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和事实,能说明声音的大小——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甲答:我们拨动橡皮筋发声时,发现拨动的幅度越大,橡皮筋发声的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大小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生乙答:我们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一定长度,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幅度较大时,发声的响度较大。
师:同学们的确是实验认真,观察仔细,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个实验: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悬吊着的乒乓球,比较轻敲和重敲音叉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条件许可,也可让学生分组实验**。)
生答:重敲时,音叉发声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大,表明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师问:分析以上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答:上述各实验说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师: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可见,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好吗?
(事先请几位同学准备好口琴、小提琴、笛子、萨克斯管等,有。
三、四样最好。学生几乎都能靠听声音,辨别出各种乐器。)
师问:(非常惊奇地)你们怎么辨别得如此准确?是怎么辨别的?
生答:不同物体发声有不同的特色,只要你曾经听过这些物体发出的声音,知道它的声音特色,再次听到时就能辨别出来。
师:对,说得好。由于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也就是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通过听声音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就是靠音色来辨别的。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
三 声音的特性。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实录。一 新课引入。教师为学生放一段带有自然界声音的 师 结束时 你从刚才的录音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 听到了笛子的声音 小鸟的叫声 流水的哗哗声青蛙的叫声。生 听到刚才的声音,仿佛处于森林中 刚才的 是在一个小溪旁。说明 利用自然界的美...
《声音的特性》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响度和音色。在了解声的产生 传播原理后,提出声的特性,对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和理解声音,进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观察 比较 归纳 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动力。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有所发展,不善于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三。声音的特性。目标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 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过程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 体会现实世界物质的发声是丰富多采的学习方式 式 重点 声音的三个特性教法 式。难点 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关系教具 钢尺,音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