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说课稿

发布 2022-12-26 13:00:28 阅读 4914

《安塞腰鼓》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安塞腰鼓》是著名散文家刘成章先生撰写的一篇富有诗意美的散文。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激荡、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传达出勃发的生命激情,是对我们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教学本文,宜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下,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欣赏文章的阳刚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意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听读课文,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排比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我把引导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阳刚之美,体会其所宣泄的蓬勃生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培养学生品析文句的能力,体会排比修辞的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时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本,即有教材,更要做到心中有人即有学生。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都来自附近的农村,视野相对狭窄,对腰鼓艺术缺乏感性的认知和体验。

此外,他们的朗读水平和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也较低。这都是我制定教学目标所必须考虑的。当然,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毕竟有了一定的语文素养,这则是我进行教法选择的重要依据。

三、说教法学法。

教与学本是互动的一体化的过程,老师教的过程本应就是学生学的过程,在这儿我把教理解为示范、引导、点拨与鼓励,把学理解为仿效、质疑、阐述与内化。

基于文章本身的特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选用朗读法,品读法和讨论法。除了配乐范读外,品读和讨论的主体全是学生。

老师只是创设情景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

四、说教学过程。

如果说深入钻研教材,细致研究学生,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关于本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腰鼓”两个字,然后问学生:“咱们大家有谁见过腰鼓吗?”等学生回答后,老师追问。

“你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在什么地方吗?”根据学生的反应相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和作者。这样导入,一是生活化,非常自然;二是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可能拥有的生活积累。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十分切合本文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能尽快的活跃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后,我会用多****背景**将课文范读给学生听。要求他们听准字音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我一直认为对一些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当老师的是应该在课堂上范读或朗诵给学生听的。

且不说老师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只从技术层面讲,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创设的浓郁学习氛围,对有效展开师生互动也极为重要,更何况老师的朗读会给学生一杆标尺,树立一个榜样。

朗读结束后,我会设计三个问题来检测学生的听读情况:

第。一、让学生认读生字词,以完成对重点词语的积累。

第。二、让学生根据文中对安塞腰鼓的描述说话,说一说在刘成章先生的眼中安塞腰鼓是怎样的一种舞蹈艺术。促使学生再次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并通过言说来呈现阅读的成果。

第。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安塞腰鼓留给自己的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以此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体悟安塞腰鼓所传达的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三)精读句段。

在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后,我们将目光由全篇聚焦至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诵给大家听,并且要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这篇文章有许多意蕴深厚而精警的美句,完全应该让学生积累到自己的记忆仓库中,而学生若能说出自己喜欢某些句子的理由,就已经是对文句的鉴赏了。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朗读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对学生的赏析及时的做出点评和鼓励。

四)赏析表达。

对一篇文章的解读,除了引导学生明晰其写了什么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意图是怎样实现的,只有把这个问题也解决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称得上扎实深入。

在完成了对句子的积累和欣赏后,我会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腰鼓是有声的艺术而文字是无声的,刘成章先生是怎样用无声的文字把有声的腰鼓艺术展示给我们的呢?而且展示的那样完美、那样逼真、那样的气势恢宏。

这个问题会促使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通过讨论探求文章在修辞上的精妙之处,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表达作用。

五)课堂小结。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

已经擂响了两千多年的安塞腰鼓还要响彻下去,因为它代表着我们民族血脉里那股最原始、最纯粹、最自然、最强劲的生命力。让我们在对二十五至二十七段的齐读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再次感受那振奋人心的旋律。这样总结既突出了本文的人文内涵,又与初上课时老师的范读遥相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更加圆融。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师生共同智慧的结晶,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完美结合。

本课教学摒弃了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旨在通过品读、讨论与言说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感受安塞腰鼓所传达的旺盛的生命激情,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学生活动成为课堂主体。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不可预见性。

因而,本课板书将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为主,板书的形式为课前预设而其内容将遵从学生的意见。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预习学案

安塞腰鼓 预习学案。一 生字 旋风 xu n 瞳仁 t ng 恬静 ti n 亢奋 k ng 晦暗 hu 羁绊 j 烧灼 zhu 冗杂 r ng 蓦然 m 戛然而止 ji 磅礴 p ngb 二 解词 大彻大悟 惊心动魄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三 美句欣赏 1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 安塞腰鼓 作者及工作单位宣汉县大成初级中学 张宏。教材分析。安塞腰鼓 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 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 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阅读及题答案

一。拼写词语。k ng f n hu n j b n sh o zhu f sh r ng z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每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2.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三。选择恰当的短语的序号填入括号里。一锤起来就发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