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安塞腰鼓这一民族艺术奇葩。2.了解本文的修辞手法和句式。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能力目标。
1.对文章的形神有独到的见解。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描写来抒情的形神兼备的写法。(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生命与力量的美,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进而达到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2.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教具。
黄土高原的声像资料,如李娜的《黄土高坡》,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片段,以及安塞腰鼓的**。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方法。
1.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学生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方面不要过分要求学生,主要指导他们读出这篇文章的气势即可。
2.作者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并不是对江南和西北作一个评判。江南有江南的风格,西北有西北的特点。在这里不要作无谓的争论。
3.有条件的话,运用有关安塞腰鼓的视觉材料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加深认识。4.
有兴趣的话,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进行扩展学习。历史可以从周朝开始西北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来引申到现实;现实可以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各方面的比较。从这两方面指导学生**一下黄土高原的希望与复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多**演示,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力量。教学过程:
1.**声像资料:黄土高原的**、风光片,李娜的《黄土高坡》,安塞腰鼓的**录像,最后定格在热烈的安塞腰鼓的画面,将学生带入黄土高原的特定情境,调动起学生的情绪。
2.学生谈谈视听的感受。
请你用一些形容词来描绘你所看到的、听到黄土高原的,以及安塞腰鼓,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最恰当的定语。
1)的黄土高原(2)的安塞腰鼓。
明确:(1)壮阔、雄浑、广袤、沧桑、稳健……(2)粗犷、奔放、有力、狂野、惊心动魄、气势磅礴……3.教师对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一些知识扩充。
1)安塞:县名。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上游。
县人民**驻真武洞镇。(《辞海》1989缩印本,1126页)。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2)腰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
今之腰鼓,框用木制,长形,两端小而腰较粗,双面蒙皮,用于民间腰鼓舞,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初盛行于陕北革命根据地,建国后流行全国。(《辞海》1989缩印本,1715页)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3)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宣泄,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4.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一定要倾注自己的热情,要读得热血沸腾。学生在热气腾腾的氛围中,去感受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集体配乐朗读:
要求:模仿合唱交响乐的形式:(1-4)段、(28-30)段可安排一个女生朗读)段可由三名男生分别朗读;前面一人的声音还没落,后面一人的声音赶紧跟进段同前段由男同学齐读;其余段全班读。
或者采取教师配乐范读或**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朗读的魅力。5.学生个别朗读:
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要读出气势,读出热情、读出力量。学生互相评价,教师作必要的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6.字词练习。
亢奋(kàng)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g)戛然而止(jiá)烧灼(zhuó)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如何从各个角度体现安塞腰鼓的阳刚美。教学过程: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力量、有气势,要读出那种鼓声隆隆的感觉。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清文章的结构。
1)教师提问: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按什么顺序来写?
回答:本文是以擂鼓表演的过程为线索,按照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全文可分成3大部分。第一段:(1—4)鼓响前雕塑美第二段:(5—27)击鼓中。
第三段:(28—30)鼓声止、静音美。
2)教师提问: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从各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注意“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找。
出。回答:13段,“好一个安塞腰鼓”。17段,“好一个安塞腰鼓”。
22段,“好一个黄土高坡!好一个安塞腰鼓!”。
3)教师提问:“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反复出现,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回答: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一语言标志是第二大部分各个层次的分水岭,第二大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的来展示安塞腰鼓的美,每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就换一个角度。
4)同学们再仔细读每一个层次,作者分别是从哪4个角度来写安塞腰鼓的美呢?回答:场面、鼓声、力量、舞姿。(5)教师总结:
第一层:从“但是”到“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安塞腰鼓的整体场面及给人的联想。火烈的场面美。
第二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给人的感受。激越的鼓声美。
第三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这么厚的土层啊”。写击鼓的后生们有力的搏击和磅礴的生命力。
磅礴的力量美。第四层:从“好一个黄土高原!
”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写安塞腰鼓变幻的舞姿以及人情感的升华。变幻的舞姿美。
6)表演过程中的场面美、鼓声美、力量美、舞姿美是一种直接的冲击力,在表演前和表演结束后,你能感受到别样的美吗?也请你用“定语+中心语”的结构来准确概括这两种美的形态。
回答:表演前——凝固的雕塑美表演止——陌生的寂静美。
学生的回答可能没这么准确,意思接近就应该鼓励)第三课时教学目的:
1.研读课文,重点分析排比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2.理解、赏析文中重点语句。教学过程:1.小组合作学习。
1)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2)由小组推举擅长朗读的同学大声朗读找出的排比句,读出气势。由另一位同学赏析排比的作用。
2.在学生朗读、赏析的基础上,教师作总结整理:
排比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用来强调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手法可以把内容表达得更集中、更透彻,把强烈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排比的运用:a.从形式上看:有句内的排比,如: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1)有句与句的排比,如: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有段与段的排比,如: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b.从用法上看:
1)有的用以增强语势,突出腰鼓舞的恢宏气势,如: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2)有的用以渲染腰鼓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旋律美,如:
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b.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活学活用:排比的运用。
写出流畅、优美、有气势的排比句要具备相当的语言功底,下面我们就要来小试牛刀,比一比谁的排比句造得最美。
请你仿照句式,表达你对“人生”的看法,造一组优美的排比句。人生,是一个神秘的故事,我们期待着最美的情节;人生,,;人生,,。
4.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二)。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句话表现了安塞腰鼓舞出的那种冲破一切的张扬的生命力。“那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何以为人,生命何以为生命。
2)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是指最自然、最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琢的,不搀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也正使陕北的农民们力量的源泉。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这里用比喻说明了江南柔媚的风格,不适宜气势澎湃的腰鼓;因为江南的流水已经蚀消了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但这并不是对江南和西北作一个评判,江南有江南秀丽的风格,西北有西北豪迈的特点,只有不同,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鸣。
鸡鸣反衬出鼓声停止后世界的一片寂静,而这种静又烘托出人们在鼓声的感染下内心涌动的激情。
5.课文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激越的响声和震撼人心的力量,热情赞美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阳刚美。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表现力,读罢此文,让我们抑制不住地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板书设计。
文库是发布的供网友**分享文档的平台。文库的文档由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的审核才能发布,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阅读和**这些文档。
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
docx)、.ppt(.pptx)、.
xls(.xlsx)、.pot、.
pps、.vsd、.rtf、.
wps、.et、.dps、.
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文库的上传使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1 基础知识部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渺远mi o 明晰x 羁绊j p n b.恬静ti n 蓦然m 烧灼zhu c.淋漓l n n 瞳仁t ng 颤栗zh n l d.冗杂r ng 耳畔b n 磅礴p ng b 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沉稳束缚大彻大悟。b.骤雨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安塞腰鼓 是我国著名作家刘成章的一篇抒情散文。它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了 安塞腰鼓 的冲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张扬。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教学这篇文章,我们就是要通过文本的解读,领悟作者是借歌颂安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教案
3安塞腰鼓。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排比的修辞产生营造激越气氛的表达效果。2.体会文章外在的语言形式与内在的表达内容高度的统一。3.理解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4.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想象力和欣赏能力。二 情感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生命蓬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