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案

发布 2022-12-24 07:59:28 阅读 7568

26、三峡。

郦道元。一、课文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2、解析: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二、教学目标及其意图。

1、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欣赏课文描写的三峡美景,欣赏优美的语言。

3)反复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意图: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把握作者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意境。

难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介绍作家作品——明确学习目标——字词学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问题——讨论明确。

二)教学步骤。

1、导入:**一段三峡的风光片,联系学生平时对三峡的所见所闻,让他们畅谈三峡这一景观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介绍作家及背景资料。

1)由学生结合注释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的简介。

2)三峡具体指什么?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小组合作学习)

阙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绿潭漱属引。

补充解释:

重岩叠嶂:即“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或:“有”,不能做“有时虽:在这里表假设,应译为即使。 奔: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奔驰的骏马于:从。

则:连接上下文,带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译。 其:它们,指怪柏。

漱:冲荡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故:所以。

三声:几声;三步是确数其:这。

不以:不如绝:断肃:寂静。

2)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之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3)朗读课文。

分段朗读,多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把握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熟读成诵。

4、解读课文,研读文本。

问题1: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明确:山:“七百里”(长)

“相连无缺”“略”(多)

“重”、“叠”“隐蔽”(陡,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阻绝”(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急)

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对比。

春冬景色:俯视:“素湍绿毯,回清倒影”

仰视:“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秋:三峡秋景:“晴初霜旦之时”林、涧、猿啸、回声。

渔民的悲惨生活:情景:悲寂,凄凉(与前面对比)

联想:当地渔歌。

问题2:“泪沾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合理联想)

明确: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问题3: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能联想到渔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艰险、痛苦、悲悯。

问题4: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六、课堂小结: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美。

七、板书设计: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 凄凉凄美。

八、教学反思。

26、三峡学案。

郦道元。班级学号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欣赏课文描写的三峡美景,欣赏优美的语言。

3)反复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二、问题与学习活动。

1、介绍作家及背景资料。

1)由学生结合注释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的简介。

2)三峡具体指什么?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小组合作学习)

阙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绿潭漱属引。

补充解释:

重岩叠嶂:即“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或:“有”,不能做“有时虽:在这里表假设,应译为即使。 奔: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奔驰的骏马于:从。

则:连接上下文,带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译。 其:它们,指怪柏。

漱:冲荡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故:所以。

三声:几声;三步是确数其:这。

不以:不如绝:断肃:寂静。

2)合作思考:

问题: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给课文划分层次。

3)朗读课文。

分段朗读,多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把握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熟读成诵。

4、解读课文,研读文本。

问题1: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问题2:“泪沾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合理联想)

问题3: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能联想到渔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艰险、痛苦、悲悯。

问题3: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配餐练习。a组题:

1、填空题。

本文出自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写的。

其间千二百里春冬之时,则。

2、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襄陵素湍良多趣味。

沿溯属引自非乘奔御风。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

八年级第六单元学案

小石潭记 教学学案。主备人王永恒。第一课时。一 导 导目标 导思路 导方法 约2分钟 1 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2 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3 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二 悟 领悟 感悟 醒悟 约8分 1.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称 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主备人 方芳审核 八年级语文组。三峡 一 文言词语 通假字 阙 通。一词多义 绝 沿溯阻绝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重点词语。1.重岩叠幛嶂2.不见曦月。3.夏水襄陵4.沿溯阻绝。5.或王命急宣6.虽乘奔御风。7.不以疾也8.素湍绿潭。9.绝多生怪柏10.飞漱其间。11.良多趣...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案

unit 6 how long h 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period 2 section a 3a 4 编写人 张丽丽审核李智玲郭利敏。learning master the new words 掌握新单词。2 talk about how long you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