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说课稿

发布 2022-12-23 14:43:28 阅读 6730

我说课的题目是:《眼睛和眼镜》,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的第四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围绕凸透镜成像,展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以及今天我要讲授的眼睛和眼镜等教学活动,其实质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及应用。本节教材深入浅出的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病眼原因及矫正办法,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处理:

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材内容设计成三个学习活动,放手给学生,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展示及生成。

二、教学目标。

一)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构造及成像原理,了解病眼的原因及矫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了解病眼的原因及矫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是有用的,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其分析过程就成为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在物理教研组“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取“六环节”有效教学法。

2)学法:根据《物理新课标》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本节课采用“合作、交流、展示”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定向新知。

用课件展示三种眼睛成像的区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在学生兴趣高涨时进入新课的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有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合作交流**新知。

在学案设计上,遵照由浅入深的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三个学习活动,一次性抛给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质疑,达成共识,目的是落实先学后教,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展示提升感悟新知。

把学案上的三个学习活动随机抽取三个小组进行展示,展示的是思维流动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师生互动生成新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穿插巩固收获新知。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后,如果还有困惑,再次通过“兵交兵”,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

五)网络构建沉淀新知。

学生展示网络构建的思维过程,教师提炼提升,达到新知的沉淀作用。

六)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达标测评题,用以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如果课堂时间不够,留作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眼睛和眼镜。

1.结构: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

2.成像原理:晶状体厚薄可调。

3.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镜矫正(近视镜)

4.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老花镜)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

北宋一中物理课堂自主学习纲要。课题 眼睛和眼镜年级 八年级审核 赵艳霞时间 12.10 目标定向 1 了解眼睛的构造。2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3 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4 认识眼镜的度数。学生先学 1 眼睛的构造 好象一架照相机。主要构造 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眼睛和眼镜》说课稿

新人教8年级上册物理5.4 眼睛和眼镜 说课稿。一 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眼睛和眼镜 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 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等内容。它是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 照...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眼睛和眼镜。1 观察与思考。观察一 如图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按顺序填写眼球结构的名称。观察二 观察下图中甲 乙 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2 动手做一做。用手摸一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看它们各用的是什么样的透镜。3 动脑想一想。为什么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