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

发布 2022-12-24 14:11:28 阅读 5825

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和眼镜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了解人眼的结构,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2.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方法。

3.会求眼镜度数问题。

二、眼睛和眼镜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眼睛的构造及其看清物体的原理。

1)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和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像;

a.眼睛的调节(如图甲乙所示)。眼睛通过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 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

体时,晶状体变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了。

2.近视眼特点、形成及其矫正的方法。

1)近视眼的症状: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

2)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因此来自于远处物体的光会聚成像在视网膜的方(填“前”或“后”),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3)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上。 ;

3.远视眼的特点、形成和矫正的方法

1)远视眼的症状: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

2)远视眼的产生原因:晶状体 ,折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因。

此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会聚成像在视网膜的方,所以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3)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就能使。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4.眼镜的度数。

1)透镜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 ,用表示,即。

2)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 ,它的焦距是 。注意:凸透镜即远视镜片的度数是 ,凹透镜即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三、眼睛和眼镜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了解眼镜的构造是处理本节问题的基础。

2. 正常人眼睛、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本节重点。通过下面**来了解。

3.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相机的胶片,物体在视网膜上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但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

眼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那么人眼是怎样看见外界物体的呢?人眼感受光线(波)刺激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折光过程,即外界物体发射或反射到眼的光线,经过眼的透明组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把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过程类似照相机的照相作用,基本上是一个物理过程;二是感光过程,即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产生光化学反应,最后产生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到视觉中枢(大脑的枕叶皮层),从而产生视觉,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和照相机里的像一样,视网膜上的像其实也是倒立的,也是左右换位的。为什么我们眼睛看到的像不是倒立而是正立的呢?

这是由于手脑并用和大脑的纠正作用的结果,即在婴儿时期看某物体时,往往会用手去拿或摸,但手拿(摸)的结果与大脑的感觉恰巧相反,如想拿右边的东西而手却伸向左边,想拿物体的上端(面)手却伸向物体的下端(面)。这样在较长时间生活过程中,经过大脑的纠正作用,习惯把倒像看成正立的,因此人就感到物像是正立的了。

四、眼睛和眼镜一节三维目标同步典型例题导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类问题。

例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这个像是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摄影师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如果小明在原地不动,这时摄影师应该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到小明的距离,同时增大(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答案】凸透;倒立;减小;增大.

易错点处理办法】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熟练掌握.了解眼睛的构造就很容易解决前两个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类问题。

例2】通过晶状体的调节,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20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明视距离,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明视距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答案】1.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短;

2.不同近视眼的明视距离也不同;

3.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长。

解析】大家可以根据题意试试,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一个正常眼睛的同学找一个近视眼,一起**效果好。两个都近视的同学一起**一下。列出**后分析论证就可得出结论。

易错点处理办法】只有亲身实践,用事实说话才心服于人。本题主要抓住明视距离的数值,知道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就很好回答问题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类问题。

例3】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预防近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25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等等。

解析】下列措施均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1 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的姿势要正确,眼与阅读物相距30~35cm,不要歪着头、躺着、

乘车走路看书。应有良好的照明,阅读物字迹清楚,不应在暗处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和看电视,应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作视力及眼部检查。

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发育正常。对验光后确诊的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而且要经常戴,以便保持良好的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

易错点处理办法】围绕发生近视和用眼卫生等方面来提出建议是可行的。

眼睛和眼镜课节原创(含改编)题同步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b.近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近视眼的视网膜。

d.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2.关于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b.远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c.来自近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远视眼的视网膜。

d.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3.在**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下面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4. 如图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 站在20 m远处1. 6 m高的人 b. 18 m远处一棵1. 7 m高的小树。

c. 20 m远处1. 7 m高的栏杆 d. 40 m远处1. 8 m的竹竿。

二、填空题。

5.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25 cm,配戴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___25 cm,其近点比正常眼远,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镜(又叫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6. 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___镜头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选项“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7.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中表示,即φ=1/f。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的度数为负数。

则一个凹透镜的度数是-400度,则它的焦度是___焦距是___

三、实验**题。

8.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一组眼睛模型、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几个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来**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___***后壁相当于___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甲是___眼模型,乙是___眼模型,丙是___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模型前加一个___合适的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___模型前加一个___合适的___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四、分析简答题。

9. 小亮同学的父亲是近视眼,母亲是远视眼,他们的眼镜放在了一起,小亮有很多办法帮父母分辨是谁的眼镜,你知道他用了哪些办法进行分辨吗?请你给出至少两种办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眼睛和眼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眼睛和眼镜 教案。知识技能。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2 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过程方法。通过科学 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 的能力和精神。2.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去解释或联想某些生活实际的问题,培养...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

北宋一中物理课堂自主学习纲要。课题 眼睛和眼镜年级 八年级审核 赵艳霞时间 12.10 目标定向 1 了解眼睛的构造。2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3 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4 认识眼镜的度数。学生先学 1 眼睛的构造 好象一架照相机。主要构造 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眼睛和眼镜》 2

眼睛和眼镜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 照相机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 照相机 投影仪等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