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

发布 2022-12-24 14:12:28 阅读 2020

北宋一中物理课堂自主学习纲要。

课题:眼睛和眼镜年级:八年级审核:赵艳霞时间:12.10

目标定向:1、了解眼睛的构造。

2、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

3、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4、认识眼镜的度数。

学生先学:1、眼睛的构造——好象一架照相机。

主要构造:__和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光会聚在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再通过它上的___传输给大脑,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近处物体,它___使晶状体变___看远处物体时,它___使晶状体变___

正。合作**:

1、眼睛看不清物体的原因: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不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___折光能力太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长,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产生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___折光能力太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__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点拨拓展:眼镜的度数。

练习:回答以下问题。

1、+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

反馈达标:1、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某人戴的眼镜如图所示,则( )

a、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近视眼b、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远视眼。

c、照相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d、幻灯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3、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

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一些。(选填“强”或“弱”。)

4、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

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做眼睛的___光屏看作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

镜、光屏的位置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

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

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

2)小时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起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作用。

5、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

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近视、远视)

眼,可以用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看书,通过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6、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上图所示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 眼睛和眼镜 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的第四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四部分进行说课。一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围绕凸透镜成像,展开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以及今天我要讲授的眼睛和眼镜等教学活动,其实质都是凸透镜成像...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眼睛和眼镜。1 观察与思考。观察一 如图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按顺序填写眼球结构的名称。观察二 观察下图中甲 乙 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2 动手做一做。用手摸一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看它们各用的是什么样的透镜。3 动脑想一想。为什么近视...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本节课的设计,在教学目标上,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 过程 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教材处理上,突破现有教材对有关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平铺直叙,力图 体现教师不应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