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发布 2022-12-15 06:48:28 阅读 2535

四、眼睛和眼镜。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2010江苏金湖模拟)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 )

a.潜望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思路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选项正确。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b错。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原理制成的,c错。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原理制成的,d错。

答案:a2.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

思路解析:人的眼睛可以简化成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答案:光圈镜头底片。

3.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25 cm,配戴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25 cm,其近点比正常眼远,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镜(又叫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思路解析: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25 cm,就是物体放在距人的眼睛25 cm处看得最清楚。当物体放在小于25 cm处方能看清楚的人,他的眼睛是近视眼;当物体放在大于25 cm处方能看清楚的人,他的眼睛是远视眼。

答案:小于大于。

4.(2010江苏南通海门模拟)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镜,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镜。

思路解析: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及近视眼的成因即可填出答案。

答案:凸透凹透。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

思路解析: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显示,但眼睛可以观察到,因而选项a说法错误。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阴影区,不是虚像,选项b错误。

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如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d说法错误。由于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显示,所以选项c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c2.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

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

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

d.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

思路解析: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叫做视角。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它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我们就感觉到物体大,物体离眼睛越远视角越小,就感觉到物体小。

因此选项abc正确。

答案:abc

3.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了。

思路解析:一般的近视眼,相当于凸透镜作用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线会聚作用太强,使得即使通过眼球的调节,也无法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只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若配戴凹透镜,使光线经眼镜后发散—些,再经眼睛便可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这样,由眼镜和眼睛组成的系统的焦距将比单一的眼球晶状体的焦距要长一些。

答案:凹长。

4.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镜头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如图3-4-1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选项“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图3-4-1

思路解析: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大于镜头的焦距,这样才能成缩小的实像在底片上,如果说太近成的像超过底片就不好看了。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答案:大于凸倒立。

5.正常人的眼睛“焦距”都小于cm,人眼看物体时,物距都大于倍焦距。从物体射到人眼睛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的实像时,人眼方能看见物体。

思路解析: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小于2 cm,人眼看物体时要大于2倍焦距,所以当物体离眼睛太近时反而看不清楚。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才能看清楚物体。

答案:2 2 倒立缩小。

6.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中表示,即φ=1f。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的度数为负数。

则一个凹透镜的度数是-400度,则它的焦度是焦距是。

思路解析:φ=4 m-1,根据φ=得f===0.25 m。

答案:4 m-1 0.25 m

快乐时光。不能丢。

两个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在街上碰到了,其中一个拄着拐杖。

你怎么了?”另一个关切地问。

我六个月前遇到了车祸。”

这么严重,现在还用拐杖!”

医生认为可以丢掉了,但我的律师认为还不行。”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眼睛角膜外表面是光滑凸起的,下列关于角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位于眼球前部。

b.角膜能透过各种颜色的光,包括不可见光。

c.角膜有焦点。

d.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思路解析:理解角膜的光学特性。角膜位于眼球前部;角膜本身是透明的,因此可以透过各种色光及红外线、紫外线,角膜外表面是光滑凸起的,与空气相比虽也传播光线,但毕竟是两种介质,外界物体射来的光线,在角膜处发生折射会聚,最终可以有规则地交于焦点,所以角膜有焦点。

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abcd

2.(2010沈阳课改区模拟)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3-4-2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3-4-2

a.小丽是近视眼b.小丽是远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思路解析:从图示可知是近视眼。近视眼的远点为有限距离,近点也比正常眼近。

因此,近视眼的人习惯紧贴在书上看字。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比正常眼凸一些,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从无限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会聚点在视网膜前。矫正近视眼,可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再射入眼睛,会聚点就能移到视网膜上。

度数深的眼镜镜面弯曲得较多,度数浅的眼镜镜片相对较平。由以上分析知ad正确而bc错误。

答案:ad3.图3-4-3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图3-4-3

a.站在20 m远处1.6 m高的人。

b.18 m远处一棵1.7 m高的小树。

c.20 m远处1.7 m高的栏杆。

d.40 m远处1.8 m的竹竿。

思路解析:同样高的物体距眼睛越近,所成视角越大,b与c比较,b中物体所成像较大;同样远的距离,物体越高,所成视角越大,a与c比较,c成像较大;40 m远的1.8 m的竹竿成的视角与20 m远0.

9 m高竹竿所成视角相同,因此d中所成像应最小。由此可知,b中在视网膜上成像最长。

答案: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眼睛的工作原理相同。

b.照相机的调节和眼睛的调节相同。

c.远视眼的人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眼睛的睫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思路解析: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选项a正确。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一般是不变的,即使是全自动的长变焦镜头,其调焦范围也是有限的,当给远近不同的物体拍照时,需要调节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即调节像距,使清晰的像成在胶卷上。

而眼睛的视网膜是不动的,当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睫状体会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了晶状体的焦距,保证像距不变,像仍成在视网膜上,故选项b错误。远视眼的人晶状体过扁,折射能力弱,像会聚于视网膜后,使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凸透镜会聚一些后,再经过眼睛前部的角膜和晶状体组成的凸透镜会聚于视网膜上,即远视眼的人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项c正确。来自物体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而产生了视觉,因此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睫状体只是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的,它本身不是透明体,无折光作用,不能和晶状体相提并论。

故选项d错误。

答案:ac5.视角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睛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3-4-4,根据该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的眼镜加以矫正。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眼睛和眼镜。1 观察与思考。观察一 如图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按顺序填写眼球结构的名称。观察二 观察下图中甲 乙 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2 动手做一做。用手摸一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看它们各用的是什么样的透镜。3 动脑想一想。为什么近视...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

北宋一中物理课堂自主学习纲要。课题 眼睛和眼镜年级 八年级审核 赵艳霞时间 12.10 目标定向 1 了解眼睛的构造。2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3 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4 认识眼镜的度数。学生先学 1 眼睛的构造 好象一架照相机。主要构造 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 眼睛和眼镜 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的第四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四部分进行说课。一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围绕凸透镜成像,展开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以及今天我要讲授的眼睛和眼镜等教学活动,其实质都是凸透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