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众数2学案

发布 2022-12-22 13:00:28 阅读 4241

众数学案(2)

学习目标:1、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含义;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学习重点:1、中位数、众数的含义,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体会它们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1.中位数概念:一般地,n个数据按排列,处于的一个数据(或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众数概念:一组数据中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注意:(1)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是不唯一的,可能有一个、几个,也可能一个也没有。

2)求中位数时,一定要把所有的数据按大小排列;2. 中位数不一定是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3.数据.2的平均数是。

4.对于数据众数是 ,中位数是 。

5、某校初三(1)班一组女生体重数据统计如下表。

该组女生体重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45,44,44 b、45.5,3,2 c、45,3,44 d、45,44,46

预习检测。1、已知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是-2,0,4,x,6,15,其中众数是6,则中位数是。

2、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班众数为___分,乙班众数为___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__班。

2) 甲班的中位数是___分,乙班的中位数是___分。

3) 若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___班。

课中实施。例1:青年歌手大奖赛校的决赛在甲乙两名歌手之间进行,9名评委的评分(满分为10分)情况如下:

(1) 将甲乙两名歌手的得分进行适当分组整理,并列成统计表。

2) 分别求出甲乙两歌手的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由(2)的结果,分析甲乙两歌手谁的演唱水平较高。

4)如果以平均分为标准区分比赛名次,那么怎样制定积分规则比较合理。

拓展提升。1、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__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乙群。

1)甲群游客年龄的平均数是岁,众数是岁,中位数是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数。

2)乙群游客年龄的平均数是岁,众数是岁,中位数是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数。

系统总结(教师寄语: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你能说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吗?用你喜欢的形式写在下面:

归纳: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

给力提示: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众数可以是1个多个,也可以没有,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数据分析《众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方面 一是把众数放在有意义的现实情境中学习。众数是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学习的统计量。因此,众数的学习不能也不应该脱离现实情境。在本节课中,举例的现实情境都为学生认识 理解和运用众数取了极好的促进作用。有了这些典型的现实情境作支撑,学生就能自然感受到学习众数有趣而且有...

八年级上数学众数与中位数导学案

8.2 众数和中位数导学案。编制学科 数学班级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计算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2.体会平均数 中位数和数三者之间的差别,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学习重点 1.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了解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的区别,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学习难点 ...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教案

2.1 平方差公式。小协镇初级中学王涛审核 张宏。学习目标 1 能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几何图形解释公式。2 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熟练地计算 3 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 特殊 般 特殊 的数学方法。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熟练地计算 难点 探索平方差公式,并用几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