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发布 2022-12-22 01:42:28 阅读 2575

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型:新课执笔人:顾敏审核人:物理教研组定稿时间:2012/11/29

第一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1)

二、**新知:

1.当u>2f时,能成的、 的、 像,像距,应用。

2.当f3.当u三、自学检测: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把物体分别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15cm、6cm的位置,则通过调节光屏分别能得到什么像?

课内**学案:

一、自主学习:

提出猜想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制定实验计划。

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活动?

二、合作**: 完成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结论:精讲点拨:

1.当u>2f时,能成的、 的、 像,像距,应用。

2.当f3.当u自我检测:1. 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

2.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镜前10厘米主轴上时,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___

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7,其正面是圆弧形,这样就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玻璃相当于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像。

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2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5、一发光物体“b”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6.市场上**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 )

a. 实物 b. 等大实像 c. 放大虚像 d. 放大实像。

7、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镜,老花镜的镜片是镜,教学投影仪上的反射镜是镜,摩托车前的观后镜是镜,手电筒的反射镜是。

8、(1)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像的大小不断当物距小于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2)

课前预习:1.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而成的。(也可用眼睛观察到)

2.虚像: 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3.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

4.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

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6、填表。7、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所得数据,可得凸透镜成像规律是:(1)当物距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物距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物距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___像。

8.有一个焦距15cm的凸透镜,要想用它产生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cm。要想用它产生放大的虚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为cm。

课内**:① 当u② 当f③ 当u>2f时,成像,像物用在___

① 当u=f时。

② 当u=2f时。

③ 实像、虚像分界点。

④ 放大、缩小实像分界点。

物理阅读。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

一、 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它一般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完后,应立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控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二、 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口径越小,所以镜头的光圈环上的数值琥大,通光量越小。

三、 快门。

小型照相机的快门,一般可分为叶片式和卷帘式两种。快门的速度有1-s的,也有1-s的。

回答以下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型 课 课时 1课时。主备人 谢坤忠。备课时间 2015年9月3日 备课组 初二物理备课组。审阅 夏于江。学习目标 1 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 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4 体验 长度间接测量的 过程。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开学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4 如图所示是 秒表 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 秒表 的量程是。2 秒表 的分度值是。3 图中 秒表 的示数是。5 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2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3 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 1 速度的概念及物理含义,公式2 速度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 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课前预习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相同路程比 2 相同时间比。3 路程不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