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发布 2022-12-16 09:01:28 阅读 5060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型:**课

课时:1课时。

主备人:谢坤忠。

备课时间:2023年9月3日

备课组:初二物理备课组。

审阅:夏于江。

学习目标:1、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4、体验**长度间接测量的**过程。.

学习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学习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学习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套)、秒表。

自习。一、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通常我们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km= m,1m= dm= cm= mm

3、通常我们用来测量时间。

4、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1h= min= s

二、自习评估。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7.84×106mkm 15kmm

0.6hmin360s=__h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的长度为。

自疑。我想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解决)

评价等级组长签字。

自主**。合作**学习一:长度及其测量。

活动一:自学教材中“长度的单位”相关内容,明确: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m= km,1m= dm= cm= mm= μm nm

活动二: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

拿出自己的直尺和三角尺进行观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量程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零刻度线在哪儿?磨损了没有?)。

2).使用刻度尺:

. 请估测一下八年级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宽,讨论交流并记录估测的结果。

. 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的结果,与估测结果相比较。

. 归纳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观察刻度尺的___在**,是否磨损和。

b、正确放置刻度尺,应。

c、读数时,视线要还要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___还必须注明___

3)、测量长度的工具还有。

合作**学习二:时间及其测量。

活动一: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__天、时微秒、纳米。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__min;1min=__s;1h=__s。

活动二:时间的估测。

估测1分钟的时间。

每组六个同学相互配合合作,其中一个同学当裁判(裁判面对教室的挂钟),裁判喊计时开始,若认为1min时间到的同学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活动三:时间的测量。

1)、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

2)、利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次数是次。

归纳停表的使用规则和读书方法:

合作学习三:误差与错误。

阅读课本第14页,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1)、 和之间的差异就是误差,我们不能误差,但应尽量误差,误差是由于。

2都可以减小误差。

3)、错误与误差的区别是。

合作学习四:国际单位制。

阅读课本第15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我国过去采用的单位是 ,英国、美国采用的单位是

2)、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取世界各国人民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叫。

合作**学习五:特殊长度的测量(“动手动脑学物理”)

1、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一枚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一只乒乓球的直径?

一张纸的厚度:

一根铜丝的直径:

一枚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一只乒乓球的直径:

2、你能想出有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自测。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长度的单位是___

2.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4.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5.在图2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 _cm.

自结。自我评价:(你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课堂综合评价等级组长签字。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课型:**、合作学习课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夏于江。

备课时间:2023年9月2日

备课组:初二物理备课组。

审阅:谢坤忠。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5.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学习难点:1. 参照物的概念。

2. 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自习。一、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 叫机械运动。

2、 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___

二、自习评估。

4.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___选择不同的___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___性。

5.小杨同学假期从涪陵乘船到重庆,以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的;以船为参照物,他是的。

自疑。我想问:

小组评价等级组长签字。

自探。合作学习一 :机械运动。

1.列举我们身边常见的两个运动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列举两个静止的物体,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 结论:

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运动。

合作学习二:参照物:

1.实验**:把物理课本平放在课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思考它们的运动情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说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那是以为标准,即是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五章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 新课执笔人 顾敏审核人 物理教研组定稿时间 2012 11 29 第一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二 新知 1.当u 2f时,能成的 的 像,像距,应用。2.当f3.当u三 自学检测 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把物体分别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15cm 6cm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开学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4 如图所示是 秒表 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 秒表 的量程是。2 秒表 的分度值是。3 图中 秒表 的示数是。5 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2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3 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 1 速度的概念及物理含义,公式2 速度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 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课前预习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相同路程比 2 相同时间比。3 路程不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