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7 1《力》导学案

发布 2023-01-01 13:06:28 阅读 9252

7.1力。

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过程。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中。

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用表示,单位简称符号

二、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 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中。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 用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的力推门,作用效果相同吗?

结论: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4.力的示意图:能够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像。(要标出力的。

三、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三: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物体对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3.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的大象方向关系。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发生了改变。

课后巩固。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6.画出力的示意图表示(电线对电灯10n的拉力)。

7.2 弹力。

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预习提示。1.测量力的工具2.原理。 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小研究。

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简称___用符号___表示。

2.测量力的工具叫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它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3.天平、弹簧测力计、杆秤、磅秤中属于测力计的是___

4.弹簧测力计在未使用时,指针应与___对齐,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测量后应观察。

二、合作**。

一)形变、弹力。

小组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形变和形变。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形变。

注意: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

二)、**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2.观察。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观察弹簧测力计,注意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同学们手中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是。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阅读课文有关弹簧测力计的内容请回答:

1)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只有一根弹簧能否测出手拉力大小的确切值?想一想,要测出力的大小还需要什么?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什么若指针不是指在零位置怎么办。

3)在称量时应注意什么?

所测的力能否超过它的量程?

称量时,若弹簧秤与外壳发生摩擦,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

若所使用的弹簧秤的弹簧不能自由伸缩了,还能用它继续称量吗?

三、练习检测。

1.测量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

核心部分是它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2.在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

3.弹簧不挂物体时长为0.1m,受10n的拉力时长为0.15m,这时没有超过它的量程,如果受6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为___cm,这时弹簧的长度为___c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5.下述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 n的是。

a.蚂蚁的拉力 b.一般人的拉力 c.马的拉力 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6.有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它的测量范围。

b.应先估计被测力的大小,然后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外壳碰撞。

d.必须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测力计。

7.测一个约6 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最恰当的是( )

a.10 n,0.2 n

b.5 n,0.1 n

c.15 n,0.5 n

d.上述三个都可以。

8.图中一对6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示数( )

a.6n b.12n c.0n d.无法确定。

第三节重力。

学习目标。1.明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确认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为g。会用公式g=mg进行计算。

预习提示。1.重力的定义。2.重力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习过程。一、学生展示。

1.小华通过学习得到以下结论,你能帮他填写完整吗?

1)由于地球的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上一切物体都受到 ,重力的施力物是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 ,重力的方向是。

2) 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 ,它利用了的性质。

2.若把重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o点,如图1所示,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重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时,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

二、目标定向。

瀑布飞流直下。水为什么会从高处流向低处呢?传说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突然从树上掉下来一只苹果打在他的头上,从而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树上的苹果会下落而为什么不是向上抛呢?

三、学生自学。

1.重力和它的三要素。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型 课 课时 1课时。主备人 谢坤忠。备课时间 2015年9月3日 备课组 初二物理备课组。审阅 夏于江。学习目标 1 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 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4 体验 长度间接测量的 过程。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五章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 新课执笔人 顾敏审核人 物理教研组定稿时间 2012 11 29 第一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二 新知 1.当u 2f时,能成的 的 像,像距,应用。2.当f3.当u三 自学检测 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把物体分别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15cm 6cm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开学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4 如图所示是 秒表 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 秒表 的量程是。2 秒表 的分度值是。3 图中 秒表 的示数是。5 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