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开学

发布 2022-12-22 01:46:28 阅读 6153

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

2)“秒表”的分度值是。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

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偏大b、偏小c、无影响 d、都可能。

6、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

a、量出100页的厚度lb、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骤排列。

学后反思。郁南县东坝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班别姓名小组长签名。

导学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课前测评。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合作**。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天上的飞机、河里的船只、太阳、房屋、树木:

运动的有静止的有。

归纳:(1)机械运动是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

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

归纳:(2)参照物。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绝对静止物体。

知识拓展。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

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

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 c、车窗d、路边的树。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竹排、青山 b、青山、江水 c、青山、竹排 d、江水、青山。

5、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

6、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他自己 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 d、跳台。

7、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 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8、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b、桥c、人d、地面。

学后反思。郁南县东坝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班别姓名小组长签名。

导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自主学习。1、速度及其物理意义。

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图像特点。

3、平均速度。

合作**。1、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2、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3、速度:(1)定义。

2)物理意义。

3)公式。4)单位:m/s,km/h,1m/skm/h,1km/hm/s。

练习:108km/hm/s,10m/skm/h。

4、运动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

概念。特点。

图象:知识拓展。

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

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

2、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 )

a、1.33m/sb、7.2km/hc、2.5m/sd、4.8km/h

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第1s内通过m,第2s内通过m,前5s内通过m。

4、小明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5、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学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型 课 课时 1课时。主备人 谢坤忠。备课时间 2015年9月3日 备课组 初二物理备课组。审阅 夏于江。学习目标 1 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 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4 体验 长度间接测量的 过程。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五章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 新课执笔人 顾敏审核人 物理教研组定稿时间 2012 11 29 第一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二 新知 1.当u 2f时,能成的 的 像,像距,应用。2.当f3.当u三 自学检测 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把物体分别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15cm 6cm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2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3 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 1 速度的概念及物理含义,公式2 速度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 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课前预习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相同路程比 2 相同时间比。3 路程不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