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电荷》导学案

发布 2023-01-01 13:02:28 阅读 2828

精选八年级物理上册电荷》导学案。

1、自学《电荷》内容,5分钟内完成预习导学。

2、通过各种途径(报纸,书,网络等)收集常见的电现象。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静电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四、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如何才能带电?

2、自然界中分为___和___电荷。

3、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4、原子由___和___组成,__带正电,__带负电。

5、__叫元电荷,用符号___表示。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二)预习检测:

1、人们在研究现象时,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它是___和___

2、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__

3、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b与c一定能相互4、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一定()

a、不带电b、带正电。

c、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五、合作**:(一)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准备一些碎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现什么?1、什么是摩擦起电?

2、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

3叫做电荷量,简称单位符号___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二)问题**:1、电荷间相互规律。

用带电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再用带电的橡胶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橡胶棒和玻璃棒,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为了验证物体是否带电,实验室常用___来检验(展示实物,组内相互介绍验电器构造)2、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

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思考: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3、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并小组内讨论交流。

1叫做导体,例如。

2叫做绝缘体,例如。

3)金属导电靠的是4、导电和带电的区别:六、课堂检测。

1、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

2、在干燥的空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是因为。

头。发越梳越散是因为。

3、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

电?如果一个带电体。

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说明理由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5、为什么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不易导电也不易带电b.金属易导电也易带电。

c.塑料易导电易带电d.金属易导电不易带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 1电荷导学案学案

通化市第二中学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案。通化市第二中学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学案。第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什么叫带了电荷 什么叫摩擦起电。2 能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 能说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4 能说出原子结构,元电荷 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学习重点...

八年级物理上1 1导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备课时间 2012.8.20 主备人 白凤国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上课时间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1.知道7个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知道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2.知道时间的三个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用停表正确测量时间。3.知道什么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1透镜》导学案

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 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2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 总结物理规律。三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 主光轴 焦点和焦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