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人:朱婷。
一、教材分析。
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的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了解古人的品格和志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首先各篇应该逐字逐句地读懂,增强对古代汉语的感知能力,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断,以增强语感;其次,要一定数量的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再次,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结构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学习本单元,重点是强调朗读与背诵,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要了解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表议论、讲道理以及采用对话或问答的方式等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
1、教学本单元时,要求学生积累单元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4、通过多种途经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授课技巧。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庄子》二则》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惠子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还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通过学习,增加学生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礼记》是“四书五经”中“五经”里的其中之一,“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本单元选取了《礼记》二则》来进行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经典中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其次是要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和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在《马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说”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在《唐诗二首》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在《卖炭翁》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讽喻含义,感觉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四、课时安排。
庄子》二则2 课时。
礼记》二则2课时。
马说2课时。
唐诗二首2课时。
写作《学写故事4课时。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课时。
21、《庄子》二则。
教学目标: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
鲲(kūn)徙(xǐ)抟(tuán) 南冥(mínɡ) 濠梁(háo) 鲦鱼(tiáo)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3、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今义:孩子,儿子)
4、文言句式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5、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6、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参考译文: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
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词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参考译文:1.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考点:反问句的作用)
庄子并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来回答。以“非我”者不如“我”者不知“我”知鱼。
点拨:以反问句的形式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答在问中,语气肯切,坚定有力。
2.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方法】
北冥有鱼》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2.对比鲜明,道理明确。
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空中的活动之物(“生物”),皆由风相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它们要能够动起来,依然要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显然,它们也没有达到逍遥。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大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雄奇瑰丽,汪洋恣肆,跌宕多姿,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它们都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教学反思:这堂课我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先由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不认识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并提出来,接着又齐读,以学生互译,师生互译来疏通文意。
最后品读课文,谈论**重点句段思想。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
22、《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学习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
人教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单元总目标 1 背诵 a类学生要求全部背诵,并会默写,没有错别字 b类学生 三课必须背诵,诗歌背诵 行路难 已亥杂诗 c类学生只背诵 两课。2 字 词 句 学生借助工具书 参考书及课文注释,自己读懂全文逐字逐句解释。3 内容及写法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写作目的,学习借景抒情的写...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案
unit 6 how long h 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period 2 section a 3a 4 编写人 张丽丽审核李智玲郭利敏。learning master the new words 掌握新单词。2 talk about how long you h...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复习。学生自主学习 背诵课文,做名句默写。课上合作学习 先对照注释复习课文,小组内检查。做备考方案。课下继续做备考方案。26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 向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好像 鸣珮环,心乐 以 为乐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格外 清冽 清凉 全石以为 以之为,用 作为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