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上册 思维导图

发布 2022-12-09 17:27:28 阅读 5487

江苏版一年级数学(上)

1 一、数一数(教材2-3页)

1.1 知识点一:数数(掌握)

1.1.1 1、将物体分类。

1.1.2 2、使用”点数法”分类数数。

1.1.3 3、归纳总结如何数数。

看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数数时,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数一人做一个记号,数到最后那个是几,这种物体的个数就是几。还可以根据数量由少到多数一数。

1.2 知识点二:用圆点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掌握)

1.2.1 1、理解图意。

1.2.2 2、数一数,画一画。

1)根据物体数量画出相应圆点。

2)根据圆点数量找出相应物体。

1.2.3 3、归纳总结如何用圆点表示物体数量。

用圆点表示物体时,物体的个数与圆点的个数是一一对应的,有几个物体就画几个圆点。

2 二、比一比(教材4-7页)

2.1 知识点一:比长短(掌握)

2.1.1 1、理解题意。

2.1.2 2、**比较方法。

2.1.3 3、归纳总结如何比长短。

比较物体的长短时,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或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的长短。

2.2 知识点二:比高矮(掌握)

2.2.1 1、理解题意。

2.2.2 2、认识“高”和“矮”

2.2.3 3、**比较方法。

2.2.4 4、归纳总结如何比高矮。

比较物体高矮时,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3 知识点三:比轻重。

2.3.1 1、理解题意。

2.3.2 2、理解轻重。

2.3.3 3、**比较方法。

2.3.4 4、归纳总结如何比轻重。

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工具(如天平等)来称量。

3 三、分一分(教材8-9页)

3.1 知识点一:分类的含义及方法 (掌握运用)

3.1.1 1、理解题意。

3.1.2 2、找出物品的摆放规律。

3.1.3 3、意义点拨。

3.1.4 4、分类的作用。

3.1.5 5、归纳总结如何分类。

1、反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2、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功能和用途(如衣、食、住、行)等进行分类。

3.2 知识点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掌握运用)

3.2.1 1、理解题意。

3.2.2 2、选择分类标准。

1)按颜色分类。

2)按形状分类。

3.2.3 3、检查分类结果是否正确。

3.2.4 4、归纳总结如何按不同标准分类。

选择不同的标准把物体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4 四、认位置(教材10-11页)

4.1 知识点: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掌握)

4.1.1 1、认识位置关系。

1)认识左、右。

2)认识前、后。

3)认识上、下。

4.1.2 2、归纳总结物体位置关系。

1、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与右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右,与左手相对应的一面是左。

2、确定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与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与参照物背对的方向是后。

3、确定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先确定和谁进行比较,对于两个物体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确定的,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一下面;对于三个物体来说,要以参照物为目标来确定所要描述的物体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知识巧记:上下、前后和左右,两两相对好朋友。

上面头来下面脚,面向前来背向后。

区别左右莫发愁,分清左右看双手。

5 五、认识10以内的数。

5.1 1、认识1—5(教材12-14页)

5.1.1 知识点一:认识1—5各数(认识)

1、描述画面内容。

2、理解题意。

3、数物体的个数据并用具体数表示。

—5的数序。

5、归纳总结1—5各数。

1、数量是1—5的物体,都可以用1—5各数来表示。

—5各数的排列顺序是1,2,3,4,5。

3、从1—5各数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出:相邻两数相差1;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5.1.2 知识点二:1—5的书写方法(掌握)

1、用田字格书写1—5各数。

2、归纳总结1—5各数。

书写时,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工整地进行书写。

知识巧记: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称东西。

5.2 2、认识几和第几(教材15-16页)

5.2.1 认识“几“和“第几”(掌握)

1、理解题意。

2、理解”第几“的意义。

3、区分”几个“和”第几“

归纳总结“几“和“第几”结。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至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2、“个”和“”第几” 的意义:”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则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拓展提高:序数的意义: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也就是”第几“”)

5.3 3、认识 0(教材17-18页)

5.3.1 知识点一:0的含义(理解)

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表示起点。的含义拓展。

1)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温度计“0”上面的温度为零上温度;“0”下面的温度为零下温度。

2)表示时间。半夜12时,也叫“0”时,表示第二天的开始。

3)在运算中,“0”还起到占位的作用。

5.3.2 知识点二:0的写法(掌握)

归纳总结:写“0”时,从日字格的顶线起笔,逆时针写一圈,经左边线、底边线和右边线,最后回到起点,一笔写成。

5.3.3 subtopic

5.4 4、认识=、>和<(教材19-22页)

5.4.1 知识点一:同样多(理解)

归纳总结:1、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比较时,谁也没有剩余,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就同样多。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如果这两个数相等,用”=“连接。

1、认识“=”号。

读法:读作“等于”

书写方法。5.4.2 知识点二:比多少(掌握运用)

归纳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当两数不相等时,用“>”或“<”号连接。

知识巧记:开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

开口永远对大数,尖角一直对小数。

1、认识“>”号。

读法:读作“大于”

书写方法。2、认识“<”号。

读法:读作“小于”

书写方法。5.5 5、认识 6—9(教材23-25页)

5.5.1 知识点一:认识6—9各数(初步认识)

总结:数量是6—9的事物都可用数6—9表示。

5.5.2 知识点二:6-9各数的书写方法(掌握)

总结:书写时找起点,按顺序一笔写成,要写得流畅、工整。

5.5.3 知识点三:6—9各数的顺序(掌握)

归纳总结:-9各数的排列顺序是:6,7,8,9。

2、从6-9各数的排列顺序可能看出:相邻的两数相差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5.6 6、认识 10(教材26-29页)

5.6.1 知识点一:10的认识(掌握)

归纳总结:1、数量是10的事物用数10来表示。

2、“10”占两个“日”字格,左边与“1”,要稍倾斜,右边写“0”,要写得圆滑饱满。

读法:读作“十”

书写方法。5.6.2 知识点二:比大小(掌握运用)

10比9在1,9比10小1

6 六、认识图形(一)(教材30-31页)

6.1 知识点:立体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

6.1.1 1、“长方体”特点。

特点: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6.1.2 2、“正方体”特点。

特点: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都一样。

6.1.3 3、“圆柱”特点。

特点: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面。

6.1.4 4、“球”特点。

特点: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

6.2 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教材32-33页)

7 七、分与合。

—5的分与合(教材34-35页)

7.1.1 知识点一:4有分与合(掌握)

拆分:4可以分成1和3,3和1,2和2

合并:1和和和2都可以合成4

7.1.2 知识点二:5的分与合(掌握)

拆分:5可以分成1和4,4和和和2

合并:1和4,4和和和2都可以合成5

的分与合(教材36-38页)

7.2.1 知识点一:6有分与合(掌握)

拆分:6可以分成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

合并: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都可以合成6

7.2.2 知识点二:7有分与合(掌握)

拆分:7可以分成1和6,6和1,2和5,5和2,3和和3

合并:1和6,6和1,2和5,5和2,3和和3都可以合成7

的分与合(教材39-40页)

7.3.1 知识点一:8有分与合(掌握)

拆分:8可经分成1和7,7和1,2和6,6和2,3和和和4

合并:1和7,7和1,2和6,6和2,3和和和4都可以合成8

7.3.2 知识点一:9有分与合(掌握)

拆分:9可经分成1和8,8和1,2和7,7和2,3和和和和4

合并:1和8,8和1,2和7,7和2,3和和和和4都可以合成9

的分与合(教材41-43页)

7.4.1 知识点一:10有分与合(掌握)

拆分:10可经分成1和9,9和1,2和8,8和2,3和和和和和5

合并:1和9,9和1,2和8,8和2,3和和和和和5都可以合成10

8 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以内的加法(教材44-45页)

8.1.1 知识点一:加法的含义(理解)

1、加法算式的写法:?+如3+2=5

2、认识加号“+”

3、加法算式的读法:如3+2=5,读作:3加2等于5

8.1.2 知识点二: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

1、点数法。

点数法只能在有情境图的情况下应用。

2、接数法。

3、用数的合成计算(常用方法)

合成计算法:几和几合成一个数,几加几就等于这个数。

以内的减法(教材46-47页)

8.2.1 知识点一:减法的含义(理解)

1、减法算式的写法:?-如5-2=3

2、认识减号"-"

3、减法算式的读法:如5-2=3,诗作:5减2等于3

8.2.2 知识点二: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

1、倒着数。

适合被减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应用。

2、借助学具计算。

适合被减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应用。

3、用数的合成计算。

适用于任何一个减法算式,比较简便。

4、想加算减法。

适合加法比较熟练时应用。

8.3 3、有关0的加减法(教材48-51页)

8.3.1 知识点一:得数是0的减法—同数相减(掌握)

总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8.3.2 知识点二:一个数加减0的计算方法(掌握)

总结: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

8.4 4、得数是的加法(教材52-53页)

8.4.1 知识点一:6的加法(掌握)

总结:利用数的合成计算法计算。

8.4.2 知识点二:7的加法(掌握)

总结:利用数的合成计算法计算。

减几(教材54-57页)

8.5.1 知识点一:6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1、用数的分成计算。

2、想加算减法计算。

8.5.2 知识点二:7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1、用数的分成计算。

2、想加算减法计算。

8.6 6、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58-59页)

8.6.1 知识点一:得数是8的加法(掌握)

1、用数的分与合计算。

2、根据算式间关系推算计算。

8.6.2 知识点二:8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一 建构培养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空间图形 智慧树 1 搭建异中求同的空间图形 智慧树 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教学大纲指出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概括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试卷

数学考试时间 30分钟 1 直接写得数。2 在 内填数。3 在 里填上 或 在 里填上数字。4 填空 1 与9相邻的数是 和 2 3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20里面有 个十。3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 位。4 在 这6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最接近10的数是 将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 数一数。备课人 张建会互备 刘长珍审核 李新芳姓名 学习目标 接触1 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 10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出问题 看到 数一数 这三个字,小朋友想知道什么?自主探索 师出示 页的彩图,学生 后回答 1 看到了什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