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石头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发布 2022-12-02 22:14:28 阅读 8356

第二课时)海潮小学袁海滨。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间对话所处的。

情境。2、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学会人物间对话的描写。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谈好对话;正确理解“石头书”。

难点:指导学生感悟课文语境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比赛法。教学准备:相关课本**。

教学内容: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课的第1—11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什么名字啊?(石头书)看到这个题目——石头书,大家肯定会有疑惑:石头怎么能做书吗?

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

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啊?好的,带着这些疑惑,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来一**竟。(板书:

17石头书)

二、上课。一)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方面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让学生体会人物对话所处的情境,从中学会对话的描写;另一方面,在朗读分组比赛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协作力和荣誉感。

二)学生按教师要求,将课文分成三个段落。

教师相机指导分段。板书主要段落大意,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段。

引出石头像书解释石头像书总结。

学生根据提示迅速阅读全文,分段落。

三)细分解第一部分(1-5)引出石头像书。

第1自然段讲述人物(川川、磊磊、勘探队员即下文的叔叔)、时间(一天)、地点(山上)、事件(研究石头)。

指出勘探队员工作的聚精会神,近义词为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等。

第2—5自然主要是写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员三人之间的对话。

联想,第4自然段的光秃秃为abb式。此类词有本学期已学过的沉甸甸、黑黝黝。

川川、磊磊提出问题:叔叔在看什么;什么是石头书?叔叔解答他们的疑惑。

在第5自然段中“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为反问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其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是加强语气,就是肯定、确定石头就是书。(陈述句: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四)细读第二部分(6-11)解释石头像书。

解释石头书里和我们所拿的书一样,也有文字和图画。第6自然段,川川提出疑问:这书上有字吗?第7自然段,叔叔指出石头上的文字:雨痕(强调“痕”的拼音)、波痕、矿物。

第8自然段,磊磊提出问题这石头书上有图画吗?第9自然段,叔叔回答图画就是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

第10自然段,提出化石能说明的问题。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

跟石头一样的化石。简单来说化石就是石头,只不过这种石头里面有树、鸟、贝壳等尸体。

第11自然段,化石的所起的作用,可以用来研究地壳变化。

课后小结:相机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表扬两个小孩刨根问。

底的精神。课后作业;完成基础训练39页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一、(_1_—_5)引出石头像书。

二、(_6__—11_)解释石头像书。字;画三、(_12_—_14_)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文17石头书》示范课教案

石头书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 刨根问底 的意思 把握 石头书 的含义。2 读好文中的七个疑问句,学习反问句的用法。3 找出人物的对话,并学习运用提示语将人物对话写生动。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刨根问底 的意思。教学难点 运用提示语将人物对话写生动。...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文17石头书》示范课教案

石头书 教学设计。基于三自理念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在预习和同桌合作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2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理解 勘探 波痕 等词语。3 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字音和字形。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刨根问底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1 板书课题 石头书...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文17石头书》示范课教案

17石头书。一 复习词语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7课,课文中的词语你们掌握的扎实不扎实呢?请大家拿出听写纸,端端正正,工工整整书写出几个词语。煤炭矿物矿石化石 2遍。1 默好的请举手,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ppt生字 2 看着自己的默写纸再来读一读。3 现在请大家对照大屏幕,圈出写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