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1-25 02:26:28 阅读 5234

第21课空气的成分。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气体、占据空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本课继“空气在**”之后,再次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空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思考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

教学目标:

1、参利用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教学重难点:

1、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氮气。

2、证明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组成。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片、集气瓶、蜡烛、火柴。2、演示实验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咱们现在家里晚上都用什么照明啊?(电灯)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样照明工具看同学们认识吗?(出示蜡烛)大家瞧!

今天咱们的学习就和蜡烛有关,老师手里有两支蜡烛,放在桌子上点燃,同学们看蜡烛燃烧的怎么样?它在什么情况下会熄灭呢?

如果老师用玻璃杯把其中一支蜡烛罩上,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二、提出猜想假设:

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测蜡烛慢慢地灭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你知道吗?

看到这种现象,你想说什么?

问题提问:为什么这边的蜡烛灭了?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原因。

学生可能出现的推测:①杯内的空气用完了②氧气用完了③某种物质用完了(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板书)]

大家的猜测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制定方案,实施**:

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吗?(1)燃烧用去了一部分气体。

为了弄清哪些猜测是对的,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小组内讨论方案,可以参照课本。讨论完成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法。

1、讲解、示范实验:每组都有两个粘在玻璃上的蜡烛,将它们放到装有红水的培养皿,点燃其中一根蜡烛。将两个玻璃杯垂直地罩在蜡烛上,到底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大家动手做做看。

2、学生实验,观察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3、老师看了一下,大家实验做得不错,谁愿意说一说?

学生回答:1.蜡烛慢慢熄灭,杯子里进了水,水面高于外面的水面。2.没有点燃蜡烛的杯内没有水进入。)对学生正确的回答进行肯定,不准确的回答进行完善。

4、大家观测到这些现象后,有什么思考或疑问吗?(激发学生自行提出问题)

5、教师归纳并板书学生的疑问。

预计学生的疑问①蜡烛为什么会熄灭?②水为什么会上升?③水为什么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停止了④没点燃蜡烛的杯内水为什么没有上升?。。

6、我们看看这个问题④没点燃蜡烛的杯内水为什么没有上升?有没有同学能解释这个问题?(学生刚学过《空气在**》一课,明白空气占据空间,应该能回答出:

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了);②杯内的水为什么会上升?(解释:没有点蜡烛的,水没有上升;点了蜡烛的,空气变少了水上升,水面的上升与什么有关呢?

《与蜡烛燃烧有关》蜡烛燃烧后杯内空气体积有没有变化?《减少了,是燃烧消耗的,水占据了空气的空间》)①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刚罩上玻璃杯,蜡烛能燃烧,过一会就熄灭,空气也减少了,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能够帮助燃烧的气体用完了》)

7、蜡烛燃烧与什么有关?与空气有什么样的关系?(燃烧需要空气,要用去一部分空气。)

小结并板书:部分空气可以支持燃烧(2)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1、现在杯内还剩下部分空气,它能不能支持燃烧呢?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学生回答后板书: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同学们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一下。

2、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可能出现的设计①将玻璃杯及里面的蜡烛、水倒过来,点燃蜡烛,看蜡烛能否继续燃烧。教师看情况自己或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指出:将蜡烛从杯中拿出,杯中的气体会不会跑走呢?

②将点燃的纸放进去,看纸能否继续燃烧?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③将点燃的火柴放到剩下的空气中,看火柴能否继续燃烧?)

3、教师小结: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法来验证剩下的气体能否支持燃烧,归纳起来都是将火放入剩下的空气中,看能否继续燃烧。大家桌上有火柴,我们就用火柴来实验。

介绍实验:将玻璃杯倒过来时,要按住玻璃片,不要让空气进入杯中,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杯中的空气时,玻璃片只能揭开一点点。

4、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示范一下(学生示范),讲:操作时要细心,祝同学们一次成功。

5、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6、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杯中剩下的气体中,你看到什么?(学生:火柴熄灭了)四、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证明了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再次强调板书: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空气至少由几种气体组成?它们有什么性质?

讲述: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另一种不支持燃烧。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

1)那么什么气体支持燃烧,什么气体不支持燃烧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2)问:通过学习,你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知识?

3)总结: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是混合在一起,而不是彼此分割开的。开始上课时,罩上玻璃杯的蜡烛灭了,哪些推测是正确的?

水为什么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停止了?(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大约1/5,所以水会上升到大约瓶子体积的1/5处。)五、拓展延伸。

人类活动离不开空气1、学生体验生命与空气的关系。

1)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憋气,谈感受。(使学生深切的体验到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空气,知道人的呼吸需要氧气)

2)学生在教室内做短暂的剧烈运动(1、原地下蹲10次;2、使劲往高处跳10次,运动完,学生谈感受。(学生体验到活动越剧烈,需要的氧气或者空气越多)

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空气的应用。

结合教材中的**和资料卡,谈人类的活动与空气密不可分,人类离不开空气。

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实验一 鱼身体表面黏液的作用。活动目的 鱼身体表面黏液对鱼生存的影响。实验材料 气球 洗洁精等。实验步骤 1.给气球装满水,摸一摸气球的表面。2.在气球表面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3.比一比两次触摸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结论 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减小鱼游泳时水对它们的阻力,有利于鱼的生存。实验二 植...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温的变化》优秀教案 重点

莱州市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时备课表。课时教学设计课时。7水温的变。课文。化。名称。见。1 能熟练使用温度计连续侧脸水的温度变化,并作简单记录 教学。初步学会运用简单 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知道。备课人。杨景波。意用。使。目标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 正式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2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 合作的乐...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浮沉现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 方面 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 能通过观察 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科学知识方面 认识水有浮力并知道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体验科学 要尊重证据 养成细致观察 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教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