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实验的基本原则。
1、心理学的科学性 p29
实验心理学具备两个科学本质特征:客观观察和自我校正。
同时拥有严格标准、客观指标和有效的控制手段来保证自身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实验效度和实验信度。
2、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p23
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广义:诞生于2024年的科学心理学,及对采用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心理学体系的总称 “实验的心理学”
狭义:3、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处于支柱性的地位,对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验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指导,是各门心理学分支的基石。
4、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p1
1)哲学起源。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
哲学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指导。
2)自然科学起源。
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逐渐被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
3)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2024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5、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p67实验方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非实验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相关研究)
5.1 非实验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包括系统观察和行为测量。
1、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是指在自然环境或现场对某些行为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自然观察须保证其客观性和系统性,避免受到个人偏好、感受和偏见的影响。
、现场研究。
现场研究也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研究,而且研究者操纵了某些要素。
2)档案研究。
档案研究依赖于现有的记录,包括数据、文件或**等等所能搜集到的并进行量化的任何已有信息。
3)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过程:构建问卷→选取样本→实施调查→分析数据。
调查方法:邮件、**、集中调查等等。
4)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揭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的程度和方向的研究。
相关研究的指标:相关系数。
共变关系≠因果关系。
低相关≠无关系。
相关分析:交叉—滞后法(发展性事件)
但仍不能据此作确切的因果关系判断。
5.2 实验法。
1)什么是实验(实验的逻辑)
实验法是指在有控制(额外变量)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问题假设的过程)。
控制操纵测量比较)
实验是先操纵环境,然后观察变化。
实验研究至少要有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至少要有两个水平。
其它的研究方法不允许或不要求对环境进行操纵,而实验研究对环境的操纵至少要有两个水平。)
2)实验的要素:假设、变量、控制。
1、实验假设。
假设是关于实验条件与(可能的)实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陈述。
提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是实验**的第一步。
假设分为虚无假设和研究假设。
2、实验变量。
实验包含3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3、实验控制。
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确保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自变量引起的。
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p74
、实验的信效度问题,即实验结果是否可信,是否真正反映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以及实验结果的适用范围。
、实验结果是否与事先的实验假设相符。
答:、实验的过程就是对实验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实验所得结果可能与之相符,也可能不相符。不能贸然下最终结论。
、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时,需要看推论是否完整地代表了实验假设(推广到其他情境?)。
3、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探明原因(有效地操纵了自变量?有效地测量了因变量?)
4、总结:不能仅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贸然作决定,而必须考虑各种可能影响结论可靠性的因素。
零结果:对自变量的操纵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实验的信度效度。
1、实验的信度(结果的可靠性)
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验证实验信度的方法:
a、直接验证。
b、系统验证。
c、概念验证。
2、实验的效度(观察的客观性、方法的合理性)
衡量实验的观察是否达到客观和准确。
1)理论构思效度:实验假设的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假设的有效性)
2)逻辑关系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晰程度,又叫内部效度。
3)外推生态效度:实验结果能够外推到其他被试总体、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又叫外部效度。
4)统计结论效度: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恰当性和正确性。
5.3 实验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1)实验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确定,能够对各种可能的因果关系一一进行检验。
2)实验法能更好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
3)实验法经济。
4)实验法虽然保证了较高的实验内部效度(参见第二点),但人为的环境也可能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
综上,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对额外变量的控制能力依次增强;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的方**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实验的**和前期准备往往离不开观察法和相关研究法。
6、实验研究的过程。
获取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实施实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
p55(1)选择研究课题(2)提出实验假设(3)进行实验设计(4)实施实验(5)分析和整合实验数据(6)撰写研究报告。
7、实验设计与控制(综合应用) p75-86
1)问题和假设。
2)对自变量的操纵。
3)对因变量的观测。
4)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消除恒定匹配随机化抵消平衡对立控制统计控制。
5)被试的选择与分配。
6)(预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8、实验设计与控制类型 p86-98
8.1 变量的数目。
1)单变量设计。
2)多变量设计。
8.2 被试的分配。
1)被试间设计。
定义:被试间设计是指每一种实验处理条件下都有一个独立的被试组。
被试间设计又称为组间设计、独立组设计或完全随机设计。
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在选择和分配被试是遵循随机原则。
优点。每个被试或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实验处理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缺点。1、被试差异与实验处理条件的混淆;
2、效率低;
3、对实验处理效应不敏感。
处理个体差异的方法。
等组:1、随机分配被试。
2、匹配。2)被试内设计。
定义:被试内设计是指同一被试组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被试内设计又称为组内设计、配对样本设计或重复测量设计。
优点。1、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2、有利于计算累计效应;
3、可节省被试。
缺点。被试该按何种次序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
被试按某种次序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各实验处理之间会不会相互“污染”?
1、位置效应。
2、延续效应。
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3、差异延续效应。
实验处理次序的安排。
1、随机化。
2、平衡程序。
1)两个实验处理的完全平衡。
将两个处理条件按abba排列。
2)三个实验处理的完全平衡。
abc,acb,bac,bca,cab,cba
3)拉丁方设计:每个实验处理都能同等地出现在实验顺序的每个位置上。
拉丁方的排列方法:先将首行的顺序排定,其后每一行的排列主要将上一行的顺序减1或加1即可。首行的排列可采用如下通式:
1,2,n,3,n-1,4,n-2,5,n-3,…
3)混合设计。
8.3 被试的数量。
1)大样本设计。
2)小样本设计。
小样本设计:只用少数几个或单个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研究者报告的也不是几个处理组的平均数或方差变异,而是一种反应曲线。
aba设计。
多基线设计。
8.4 对变量的控制。
1)真实验设计。
2)准实验设计。
实验室是一个高度控制的环境。有些问题无法在实验室情境中进行研究。
准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来自真实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也称为事后回溯设计。
准实验设计中,难以随机选择和分派被试。
准实验设计通常用被试变量作为自变量,包括天生的被试变量(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引起的被试属性(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疾病以及与疾病有关的被试因素(肢体残缺、智力残缺、脑外伤、灾难后果)。
准实验设计中,未直接操纵自变量,对额外变量的控制也比较弱,实验的内部效度不高。
3)非实验设计。
9、实验研究须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 p52
心理学研究者须在实验中注意一下问题:
1)保护易感人群(2)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3)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4)实验后应及时向被试提供反馈(5)实验结果保密。
第二部分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心理物理学技术。
1、心理物理学的两个中心问题。
1)感觉阈限的测量(2)阈上感觉的测量,即心理量表的制作。
2、阈限的概念及其操作定义。
绝对阈限(rl):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差别阈限(dl):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3、感觉阈限的测量 p99-114
3.1 三种古典方法:最小变化法(明暗)、恒定刺激法(音高)和平均误差法(线段)
1)刺激材料。
2)刺激的呈现方式。
3)误差及其控制。
4)阈限值的计算。
3.2 信号检测论 p130-148(**)
1)基本原理。
2)实验方法。
a、有无法。
b、评价法。
3)应用,如:再认研究关联性记忆错觉。
4、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缺陷/信号检测论的优势。
人的感知觉过程不仅涉及感受性,同时还涉及判断标准。
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把感受性与判断标准混在一起而不能区分它们;信号检测论能够把人的感受性与判断标准区分开,并分别用独立的数据来表示它们。
5、心理量表。
5.1 含义。
心理量的大小用心理量表来度量。
心理量表(狭义)是指心理物理量表,它是表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是用来度量阈上感觉的工具。
5.2 制作方法。
1)制作顺序量表。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照某种标志排出一个顺序。
a、等级排列法(直排)
操作步骤:1、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给被试,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
2、把多个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求出每个刺激各自的平均等级。
3、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1.个人空间圈。2.零相关标准。3.心理负荷。4.实验性分离。5.内隐联想测验。6.统计回归。7.交互作用。8.准实验设计。9.实验者效应。10.加法反应时法。11.材料限制。12.负启动范式。效应。14.内隐记忆。15.实验者效应。16.闪光融合频率。17.混淆。18.被试内设计。19....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 实验效度 是指试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构念效度 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操作化问题,及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内部效度 是指试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试验中只有自变量能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则称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内部...
实验心理学提纲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节。一。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实验设计。实验方法。经典研究。感觉。视觉听觉。知觉。记忆。情绪。仪器。二。实验心理学中的几个变量。常量。定义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举例。记忆。三。实验中主试者与被试者的关系。两种 1按实验程序进行主被试相互作用。通过指导语作用。指示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