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10-19 19:16:28 阅读 9552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序:2024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一、名词解释(5个)

1.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实验法(心理学实验),是指实验者人为地控制和创造一些条件,使所欲研究的心理或行为现象得以产生,并对其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测定,从而确定条件和该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一种控制条件下的观察。

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观察法和实验法都是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一种观察。

区别。a.观察法是一种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即研究过程中未对研究对象进行任何干预,只是观察和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外显行为,并据此揭示行为背后的心理规律;实验法则是一种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即研究过程中对自变量进行了操纵和变化,从而**其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与自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b.观察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不能进行因果推论,而实验法旨在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观察法所得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低,但外部效度较高;实验法则内部效度较高,而外部效度较低。

d.观察法研究中研究者较为被动,所要观察的行为具有随机性,研究者不能进行干预,因此不能重复出现,难以重复验证;实验法研究则不同,研究者可以主动对所欲研究的变量进行操作和控制,使某种特定行为重复出现从而得以重复验证。

以上区别,仅为个人之见,只供参考……

2.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学实验★★★

实验心理学是指实验者通过人为地创设和控制某些实验条件,致使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或外显行为得以产生,然后对该条件进行操纵,并观察、记录该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实验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关系的过程。

心理学实验是一种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具体见“实验法”)

3.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内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明确程度,亦即是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或者说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解释力或解释程度。

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可以普遍推论到样本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二者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实验内部效度越高,外部效度越低;反则反之。我们对其的处理原则是: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其外部效度。

4.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开始前所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指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具体内容包括:①刺激变量(自变量)的确定及其呈现方式;②反应变量(因变量)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③对额外变量的控制;④确定被试样本的容量、选取方法;⑤拟定指导语;⑥规定实验次数;⑦安排试验程序;规定使用仪器的型号;⑨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每一个实验设计都需回答三个问题。

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②各自变量采用多少处理水平;③各自变量水平及其组合下采用相同被试还是不同被试,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将实验设计大致分为三类:

a.被试内设计:所有被试接受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处理。

b.被试间设计:所有被试只接受自变量一种水平的处理。

c.混合设计:在一项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事被试间的。

5.实验范式。

在许多领域中,尤其是心理学中,为了验证某种假设,实验者会设计具有验证性目的的实验,有些实验比较经典,被有相同目的或类似目的的后来人多次沿用,就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它包括实验目的、具体流程、手段以及被试内还是被试间或是混合设计等。概括地讲,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6.主效应、交互效应和简单效应。

主效应是指实验中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异,或者说是单个自变量不同水平对因变量的处理效应,它的个数取决于因素的个数,而非因素的水平数。若自变量的水平在两个以上时,主效应显著时,需做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即确定到底是那两个水平之间差异显著。

交互效应是指当一个自变量不同水平的处理效应在另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表现不一致时,或者说当一个自变量不同水平的处理效应因另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产生差异时,就称这两个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它的个数为各自变量(因素)水平数的乘积。从本质上来说,交互效应是指一个自变量在另一个自变量不同水平上的简单效应不一致的现象。

简单效应是指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在另一个自变量某个水平上的处理效应(或引起的变异),被称作简单效应。若交互效应显著,需做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从而**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在另一个自变量某个水平上的处理效应。

7.反应时。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开始,到机体明显做出外部行为反应结束所经历的时间。它不是执行反应的时间,可看作反应的潜伏期。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对应a反应)、辨别反应时(对应c反应)和选择反应时(对应b反应)三种。

二、简答题(4个)

1.变量的含义及其种类是什么?如何控制?

变量是指在属性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变量的含义、种类和控制。

定义。自变量是指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所选择、操纵和变化的能够对被试的某种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的变量。

种类。a.作业变量。

作业是指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与被试有关的某种刺激(呈现这些刺激是要求被试立即做出反应),即要求被试做出特定反应的某种呈现刺激,是被试在实验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如果把这些任务的任何特性作为自变量来控制,那么这种自变量就是一种作业变量。

b.环境变量。

当被试进行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了实验环境的任何特性,那么被试对作业的反应会发生变化。这种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就是环境变量。

c.被试自变量。

被试的某些特性,如性别、年龄、智力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人格特征等,都可影响被试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这些因素即为被试自变量。

在被试自变量中,有些是可以进行操纵的,如内驱力等;而有些则不能操纵,只能进行选择,如性别、年龄等。对于那些被试固有的、实验者不能操纵以致改变的被试特性,称为本性变量。

d.暂时造成的被试者特征。

该变量属于被试自变量,与本性变量恰好相反,是指那些非被试固有的,而是由实验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施加的。

控制。a.建立自变量的操纵定义(对自变量下操纵定义):

操作定义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的,他主张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下定义。那么在心理学上,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就叫做操作定义。操作定义要能敏感地反映自变量的变化,真正解释自变量的内在本质。

建立方法有:a.利用现有的信息来定义;b.通过操纵、创设情景状态来定义;c.利用评定获得的信息来定义。

b.确定自变量的处理水平。

确定处理水平具体包括:a.确定一定数量的检查点,以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若是线性,三五即可;若非线性,至少五个);b.

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前人研究和预备试验)c.确定各检查点之间的间距(其大小虽与检查点的数量和自变量的范围有关,但还需据实际情况而定)。

c.校准自变量的测量仪器(数据可靠的保证)

d.控制自变量的呈现方式。

具体包括:控制刺激呈现的时间、时间间隔、呈现顺序、呈现的空间方位等。

2)因变量的含义、观测指标和控制。

定义。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变化所以引起的被试的某种心理或行为反应。

观测指标。a.反应速度(反应时):指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数量。

b.反应的正确性:如做出正确反应的次数、走迷宫入忙巷的次数等。

c.反应的难度:即完成某项作业的难易程度。

d.反应的次数或几率:指一定时间内,被试做出某种反应的次数。

e.反应的强度:如情绪实验中的出汗量等。

f.口语报告内容:一指实验过程中,被试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程所作的叙述性记录;二指实验结束后,被试对主试所提问题的回答记录。

3)额外变量。

定义。额外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与研究目的无关,但能对因变量造成影响的变量。

种类。a.来自被试方面的额外变量。

b.来自主试方面的额外变量。

c.来自实验设计方面的额外变量。

d.来自研究环境方面的额外变量。

e.来自数据处理方面的额外变量。

控制。a.消除法。

消除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措施,将各种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额外变量消除掉,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最主要、最理想和最基本的方法。

b.恒定法。

恒定法是指对于那些不能、不便或不易消除的额外变量,采用一定的手段或措施,使其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从而使额外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保持恒定。

c.抵消平衡法。

平衡法是指对于那些不能、不便或不易消除和恒定的额外变量,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从而使额外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相互平衡抵消。

d.随机化法。

随机化法是指根据概率理论,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实验处理组中去,可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适用于大样本)

e.匹配法。

匹配法是指先测量所有被试与实验所要完成任务具有高相关的特点,然后根据所测结果把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匹配成相等。(适用于小样本)

f.统计控制法。

统计控制法是指对于那些在实验过程中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额外变量,可采用剔除极端数据、统计学校正(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分析)或根据主试观察剔除不可靠数据的方法,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实验中主试与被试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1)遵循实验程序的主被试相互作用。

该种相互作用的直接手段是指导语,指导语是实验开始前主试对被试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指导和规范时所交代的话。交代指导语时,要做到标准化,并确保被试在试验开始时已经真正理解了指导语。

2)干扰实验程序的主被试相互作用。

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或无意地影响被试者(形成一种暗示),使其按照实验者的期望进行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或期望效应。

霍桑效应:研究者拟定研究的变量与一些未控制的额外变量可能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因此不能确定因变量的变化到底是由谁引起的,我们称这种自变量的混淆现象为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工厂的某次照明实验中发现的,即工作环境(照明:灯光变亮或变暗)的改变让工人感觉自己在受到关注而积极工作,从而致使产量的增加。

安慰剂效应:与霍桑效应类似也是一种自变量混淆现象,即被试的特定反应并非是由实验处理本身所造成的,可能这种处理对被试产生了积极的暗示作用,从而产生了与实验处理相类似的结果。

3.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程序有哪些?

1)课题的确定。

课题的**:a.实际需要;b.理论需要;c.个人经验;d.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

实验类型的确定:

a.因素型实验。

探求规定行为的条件“是什么”的“什么型实验”,或探明行为的规定要因的实验,旨在找到影响行为的因素。在伍德沃斯和施洛斯贝格的分类中属于“定性实验”。

实验心理学复习

1 09年试卷分析。2 推荐参考书。1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杨治良,主要 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简单易懂,实验较少,主要问题是与大纲的出入较大,作为入门的教材比较合适。2 实验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学民,主要 是比较新的一部 2007 12 与教育部2008年大纲基本一致的一部教材,内容...

实验心理学复习

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第一次对用实验法对高级心理过程 记忆 进行研究 之前都是对感知觉的研究 1885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 记忆 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是节省法,建立了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铁钦纳与他的 实验心理学 反对心理学哲学化,主张实验主义,致力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的...

实验心理学复习

1 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研究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 技术操作的学科。2 科学方法的重要特征 客观观察 自我矫正。3 科学事实的特点 可公开 可反复。4 客观观察的特点 实验研究的效度。5 实验效度 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地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1 内部效度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