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10-19 18:21:28 阅读 3614

1、实验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技术操作的学科。

2、科学方法的重要特征——客观观察、自我矫正。

3、科学事实的特点——可公开、可反复。

4、客观观察的特点——实验研究的效度。

5、实验效度——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地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1)内部效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a、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实验者效应。

b、统计回归。

c、其他因素:被试的成熟、流失、选择、前测等。

2)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影响因素:实验环境的人为性;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6、伦理道德—即在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保护易感人群;

2)知情同意与欺瞒;

3)实验后的反馈;

4)实验结果的保密。

7、自然观察与参与性观察的区别。

1)自然观察法——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参与性观察法——指研究者把自己融入到观察对象的群体中去,然后对他们进行观察的方法。研究者本身只作为研究对象群体中的成员,但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积极的作用。

8、观察法的不足——由于对额外变量的控制不力,观察法很难排除额外变量对自变量效应的混淆,因此观察法的信度都不高,也不能对变量作出因果关系的判断。

9、相关法——一种探求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注:相关系数无法直接确定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

10、实验的因素——实验假设、推论、实验变量、实验控制。

11、实验法的评价。

1)优势:更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经济;

2)缺陷:实验法离不开较低层次的描述性方法的支持;人为的环境也可能造成外部效度的降低。

12、实验阶段。

1)因素性实验——探明决定行为的条件是什么;

2)函数型实验——探明这些条件怎样影响行为;

13、撰写实验报告——标题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14、实验设计——进行科学实验之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用来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试验程序,目地在于尽可能减少额外的或未控制的变量,从而有效的操作或改变自变量,使因变量的变化得到有效的观测,增加实验产生有效的一致结果的可能性。

15、因素与水平。

16、操作定义——根据产生变量所需要来操作来定义变量,主要是量化与操作方法。

17、自变量设计。

1)多自变量设计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注:交互作用——

2)准实验设计——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18、平衡设计——abba(两种)和拉丁方(三种或以上)。

19、关于被试的实验设计。

1)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位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一种实验处理或实验条件)。优点:一种处理方式不会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

缺点:被试量巨大;无法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影响。解决方法:

匹配、随机化。

2)被试内设计——指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优点:节省被试数量;排除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

缺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解决方法:

位置效应、延续效应、差异延续效应。

3)混合设计。

21、因变量有效——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注: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

22、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顺序效应(联系效应、疲劳效应、方位效应)

23、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24、(1)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

(2)要求特征——被试很有可能会自发的对实验目地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24、绝对阈限与相对阈限。

1)绝对阈限——指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2)差别阈限——指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量,是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26、影响阈限的非感受性因素——先定概率、决策后果。

27、信号——刺激。

噪音——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28、两种独立的指标。

1)反应偏向(似然比,β)判断标准用于确定反应的有无,标准的位置由决策过程来决定。

如果大胆的决策策略更好,标准则位于左边,大部分报告为“有”。

若保守策略被采纳,则标准偏向右侧,多数反应是“无”。

2)辨别力指标(d′)—d ′对同一被试而言,比较稳定。

多次重复测试之后,产生两种分布:噪音的分布,噪音加信号的分布。两个分布在中间重叠,两个分布相隔的越远,重叠的部分越小,感觉模糊的部分就越少,表明被试的感受性越强。

当信号和噪音的强度一定,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于辨别力强的被试,噪音分布和信号加噪音分布平均数相差大,辨别力差的被试,相差就小。

29、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是指在特定刺激条件下,以被试在不同判断标准下所得的虚报概率p(y/n)为横坐标,以击中概率p(y/sn)为纵坐标,画得的各点的连线。

30、再认研究。

31、反应时——又称反应时。不是指执行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后到明显反应开始的时间。

32、速度—准确性权衡——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性的标准来指导其反应。

33、选择反应时——指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多种反应方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34、减数法。

1)指一种用减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2)基本逻辑思想——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3)唐德斯三种反应时:a反应—简单反应——即一个刺激一个反应, a反应时=基线时间。

b反应—选择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应于刺激的反应数。

c反应—辨别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但仅有一个反应。

辨别时间=c-a;选择时间=b-c;

4)要求:(1)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

(2)进行相减的两种反应时作业中有严格的相同或匹配的部分。

实验心理学复习

1 09年试卷分析。2 推荐参考书。1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杨治良,主要 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简单易懂,实验较少,主要问题是与大纲的出入较大,作为入门的教材比较合适。2 实验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学民,主要 是比较新的一部 2007 12 与教育部2008年大纲基本一致的一部教材,内容...

实验心理学复习

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第一次对用实验法对高级心理过程 记忆 进行研究 之前都是对感知觉的研究 1885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 记忆 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是节省法,建立了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铁钦纳与他的 实验心理学 反对心理学哲学化,主张实验主义,致力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的...

实验心理学复习

2013级 实验心理学 基础知识。一 填空。1.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2.当机体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测量这些 的指标就是生理指标。3.被试内设计是须接受自变量的 的处理。4.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 的自变量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