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大纲

发布 2022-10-19 11:25:28 阅读 3061

第二部分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一)识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产生

1)自古流传的哲学。

第一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第二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笛卡尔提倡先天观念说认为人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

第三位:英国洛克强调人类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反对理性主义者所提倡的先天观念说。

2)兴起于19世纪的生物学。

英国达尔文 1859 《物种起源》 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兴起于19世纪的生理学。

柏林大学教授缪勒首倡神经特殊能量假说主张大脑的功能是公区专司。

缪勒的**---赫尔姆霍兹提出色觉理论、听觉理论迄今为止仍为心理学上解释色觉与听觉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费尔希首次使用实验方法以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凭感觉判断物体大小,轻重,远近的历程,**争讨未决的心身关系问题)

心理学的独立: 德国冯特 2023年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的发展: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冯特代表人:铁钦钠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

二)机能注意心理学创始人:詹姆士(美) 代表人:杜威。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美) 2023年 《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四)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五)精神分析学习派奥地利沸洛伊德。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认知心理学早期瑞士皮亚杰人物揭示了儿童发展规律(重视智力问题,注意分析智力发展的结构)

奈塞尔出版 《认知心理学》 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二)理解。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

2、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人类学习与教育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2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

1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率。

4对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应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1)为教师提供多种策略来了解学生困难的原因(2)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犯法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二、认知过程。

一)识记。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度量——感觉阈限两者成反比关系)

感觉的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暂时起伏波动。

感觉的对比: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发生起伏波动的现象。

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属性(整体)的反映。

空间知觉: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综合整体的反映(形状大小方位深度 )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体感觉为住的复杂的知觉过程。

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诱导运动:一个相对静止的客体,当受到周围其他物体运动的诱导而被知觉为运动的,这一假象运动就是诱导运动。

错觉: 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3、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 (2)集中性。

有意注意: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起伏现象:周期性的有节律的变化,就是听觉的注意起伏现象,又称为“注意的动摇。

注意稳定性: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特征。

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4、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过程。

短时记忆 :所获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任务、有意识进行的识记,并且识记过程中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

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知识,是在不知不觉过程中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材料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材料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记。

保持: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

有意回忆。无意回忆。

追忆。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最先会议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记忆的几个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储备性。

5、思维: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的种类:

1)从发展水平分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从指向性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从逻辑性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从创造程度分常规性思维创造性质思维。

思维的品质: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

创造性思维: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

6、问题解决的概念: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是思维活动的最一般的形式。

7、想象的概念: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种类: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按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按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者图表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人脑运用已有表象,独立地构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8、言语的概念和特点:个体运用某种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或与他人进行交际过程。

特点:新颖性、规范性、意义性、交际性。

言语感知:口头言语感知 、书面言语感知(单词的再认、句子的阅读)

言语理解: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使语言、文字在人脑中建立起意义的过程。

二)理解。1、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1)视觉(个体80%的信息获得通道)(2)听觉 (3)味觉(4)嗅觉。

5)肤觉(触觉、压觉、冷觉、痛觉等)

内部感觉:(1)运动觉又叫动觉,感受身体运动状态、位置变化。2)平衡觉又叫静觉。

3)机体觉。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成反比关系。

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影响。变化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中感觉的感受性质。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质。

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区别:概念上联系:同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5、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1)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2)刺激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3)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注意广度(1)知觉对象的特点(2)活动任务与知识经验。

注意分配(1)所从事活动的熟练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相关。

注意转移(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事物的性质与意义(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7、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越明确,识记效果越好。

2)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3) 不同分析器对识记的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4) 主观心理条件(诸如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意志等因素也影响着识记效果。

5) 识记活动的性质(如技能学习与抽象知识的学习,由于活动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8、思维的过程:(一)分析和综合(二)比较与归类(三)抽象与概括(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活动相互联系(3)常有灵感出现(4)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10、问题解决的阶段:(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人的知觉特点(涉及问题情境与问题表征方式)(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

浙江省 2012 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练习。1.心理学是一门 d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2.个性倾向性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 a 动机 b.气质 c.性格 d.能力。3.以下...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

浙江省 2012 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练习。1.心理学是一门 d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2.个性倾向性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 a 动机 b.气质 c.性格 d.能力。3.以下...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 单选题 20 1 20 1 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 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b a 神经心理学b 构造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2 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他用的是 b a 观察法b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