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发布 2022-10-19 10:23:28 阅读 7601

第一章一、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

1、卡普捷烈夫:2024年**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是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2、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其著作为《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13-2024年出版,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比较科学、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规律:1、从s-r范式向认知范式的转化;2、从学生被动学习观向学生主动学习观的转化;3、从学习问题研究转向教学问题研究转化;4、从实验室纯理论研究向教育情景中实际应用研究的转化;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向理论的完善、整合转化。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第二章。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

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心理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重要概念。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感觉与动作发挥其基模功能;由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能用符号代表实物;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以解决问题;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能理解守恒的道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能做到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维问题。

三)评价:确认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性与主动性,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同时也认为存在个别差异性,因此对学校教育按照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进行教育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理论中注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以及儿童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相符,这些都遭到了心理学家的质疑。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一)观点:人格发展是个体的心理社会发展,以自我为基础。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产生不同性质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能否化解,是以后能否发展的关键。

二)心理发展八个阶段: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怯;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友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三、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p52

1、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1)语言智力,指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

2)**智力,指创造、理解、欣赏**的能力,如用乐器演奏,作曲等;

3)逻辑数理智力,指在数学和科学中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如迅速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证明,对观察到的现象形成假设并进行检验;

4)空间智力,指注意物体细节的能力以及在头脑中形成物体的意象并在心理上对意象进行操作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力(肢体—动觉智能),指运用身体进行熟练运动的能力,如跳舞、打篮球等;

6)自我认识智力(内省智能),指对自己的感情、动机和欲望的意识。

7)人际智能,指注意到他人行为的细微之处的能力,如能理解别人语气的含义,觉察出他人的目的和欲望,利用有关他人的知识来影响其思想和行为。

8)自然观察智能:对生物的分辨观察力及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

2、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应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应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四、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这里的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指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

2、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3、 场独立性者与依存性者的学习特点。

场独立性者:喜欢数学、自然科学、独立自觉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教师教学方法中喜欢讲演,注意教材的逻辑性。

场依存性者:喜欢人文、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教师教学方法喜欢互动,多采用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同时,教学效果会好。

第三章。一、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个人教学效能感则随教龄的增加,表现出一种上升的倾向。

二、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尊敬的态度。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暗含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1、具有优良的知识结构 ;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4、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 ;5.、较强的个人教学效能感。

第四章。一、学习的定义:(教材):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张春兴):学习是因经验而知识或改变行为的历程。

二、学习水平分类。

加涅的学习的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是以语言信息传递的内容;

2、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好外界的符号和信息,故又称过程知识;

3、认知策略的学习: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5、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一、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实质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2.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个体在某种情景中学到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将有助于在其他类似的情景中学习新的4.刺激-反应联结。

5.学习是直接的联结,而不是由思考或推理为媒介而来的,即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中的行为法则:

巴甫洛夫。无条件刺激:任何能够自然引起有机体反射性行为的刺激。

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

中性刺激:原本不能引发无条件反应的刺激,如铃声和灯光等。

条件刺激:通过学习,中性刺激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单独引发的反应。

1、 消退和恢复: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过了一段时间,在不给任何重复下,条件性反射又恢复,这称为消退反射的自然恢复.

2、 泛化和分化: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时为避免泛化,在条件反射建立过程或建立后,分别向有机体呈现条件刺激和与之类似的无关刺激,对条件刺激给予强化,而对无关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就可以使有机体对条件刺激与类似的无关刺激产生分化,从而只对前者作出反应,而对后者不反应.

3、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适当时间关系:条件作用决定于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之前出现或两者同时出现。

三、斯金纳强化理论:

1、强化的概念:凡是能够增加操作性反应概率的一切安排就是强化,而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强化物。

2、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建立操作反应时,在有机体作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如果呈现某一后继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生的强化就是正强化。

负强化:建立操作反应时,在有机体作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如果撤走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生的强化就是负强化。

3、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的区别:经典型条件作用是刺激——反应(s——r)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操作——强化(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

第六章。一、格式塔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本质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构造新的完形;

2、学习的结果 :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3、学习的过程 :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一)认知学习观。

1、学习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机器基本态度和方法。

三、奥苏贝尔。

一)学习行为的种类: 接受学习:学习内容以定型的形式呈现; 发现学习:学习内容要学习者自己发现。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教育心理学考研必考重点归纳

布鲁纳的观点 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三种表象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现出来。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构成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才使人们弄懂了所觉察到的一大堆杂乱的事实。人们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

心理学重点笔记归纳

心理学笔记js 范围 第一至第五章撰写日期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 psyche 心灵 logos 解说 研究 1 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1.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到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2.心理活动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发展。把握共同规...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20 5个4 问答题30 6 5个 论述题 25 1个 案例分析题 25 1个 1 什么是心理结构 p4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把心理现象分为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现象和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它由认识过程 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