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心理学人物整理

发布 2022-10-19 04:10:28 阅读 6751

教育起源:

生物起源说: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勒图尔诺(法,《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英)

心理起源说:孟禄(美,教育是模仿)

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代表:米丁斯基(苏联)、凯洛夫(苏联)

专著世界最早:学记,西方最早:罗马昆体良《雄辨术原理》,培根1623《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列为独立学科。

教育目的论:

神学论:宗教角度、夸美纽斯(偏个人本位)、雅克马里坦、小原国芳(偏个人本位)

个人本位论:卢梭(法,《爱弥儿》)、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教育万能论,绅士教育,自由主义经验主义)、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帕克、艾伦凯、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孟子(儒家,性善论)、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把一切xx教给一切人,首创班级授课制,从"遵循自然"认证了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巩固性)

社会本位论:柏拉图(《理想国》,阶段教育,人分三等)、凯兴斯泰纳、诺笃尔普(人因在社会所以为人)、孔德(个人不存在,有人类社会)、涂尔干、康德(伦理本位偏社会本位)、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公认第1部现代意义教育专著《普通教育学》)、孔子(儒家代表,第1个创私学,学记)、荀子(道家代表,性恶说)、社会功能学派。

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本身是目的,无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反映活动主体的自觉)

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遗传的天才》、霍尔(1两遗传胜过1吨教育)、韩愈董促舒(人生分上中下)、柏拉图(《理想国》,阶段教育,人分三等)、**教(原罪说)、孟子(儒家,性善论)、荀子(道家,性恶论)、桑代克(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

环境决定论(养育论):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教育万能论,绅士教育,自由主义经验主义)、华生(行为主义者,环境=模具)、墨子(染于创则苍,染于黄则黄)

辐和论(二因素论):施大伦(德,《早期儿童心理学》"合并原则":发展=遗传+环境)、吴伟士(美,两种因素相制约)、皮亚杰(唯有儿童的活动是其发展的起因)、杜威(儿童经验活动"三中心")

人体身心发展动因:

内**:强调自身需要决定。孟子(性善说)、费洛伊德(奥地利,性本能)、柏拉图(人天生分三等)、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机制)、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外铄论:强调依靠外界力量。荀子(性恶说)、华生(美,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教育万能论,绅士教育,自由主义经验主义)

发展多样化阶段:

斯宾塞(英,《教学论》)

布卢姆(美,《教育目标分类》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对应我们现阶段教学目标)

梅伊曼(德,首次提'实验教学'),拉伊(《实验教育法》系统论述)

杨贤江(1930《新教育大纲》)

凯洛夫(1939《教育学》)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物表 参照山香整理

人物表。教育学 1 教育起源 朱熹 神话起源。利托尔诺 沛西能 生物起源。孟禄 心理起源。2 保罗 朗格朗 终身教育。3 孔子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强调教育社会作用 教育内容仁礼为核心。教学原则方法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学思结合。4 孟子 性善论 教育目的明人伦 教育活动体现理性,遵循和发展...

心理学教育学 整理

47 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答案要点 1 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 2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错题整理

1.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双趋冲突。2.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3.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本能理论提供了支持 劳伦兹 4.加涅提出了积累学习模式。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