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焦虑的矫正办法。
1)自信心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不要太着重考试和考试的成绩。
2)对重度的考试焦虑者,还要考虑其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等。
a、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和肌肉放松。
b、系统脱敏的具体的步骤是:列举出引出焦虑的具体的刺激情境;将上述具体情境按强弱进行排列,排成焦虑等级;通过放松训练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将这些情境在大脑想象中循环使放松反应抵制焦虑反应。
2、新课程理念对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有: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要有知识与技能,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建构性。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和建议还要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和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3、提高知识的理解水平的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2、运用变式和比较 3、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4、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5、加强知识的系统化。
4、卢梭的教育理论。
1、在天性与教育的关系上,主张性善论和感觉论。
2、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也就是说教育要遵循自然,顺应人的天性。
3、理想国家中的教育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教育的权利要归国家所有,不能按照教育对象的贫富来分设学校和课程。对爱教育者国家即使不能全部免费至少也要给予补贴。都是要由国家的公民承担。
5、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
(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精彩,实质上是不注意问的对象、质量、层次。)
进行启发式教学应注意:
1、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好直观的启发式教学。
2、运用好对比式启发性教学。
3、运用好讨论式启发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4、运用好设疑式启发教学。
六、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1、合理分组、高低搭配、发挥最大效能。
2、充分备好课,让全体享用教学资源。
3、建立小组成长档案。
4、重点指导、全面培养、及时鼓励、共享成果。
5、建立课外活动实践基地,学以致用。
7、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四在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角色转变过程的突变和飞跃。
2、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
3、由学生成绩的评定者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
4、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自觉学习者和研究者。
8、新课程的含义及其特征。
1、含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的与教材、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2、特征:a、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b、强调课程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c、强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突出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的功能。
d、强调课程是动态发展的整体。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倡导建构的学习。
3、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4、体现课程内容的现化代。
5、促进课程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6、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十、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因此要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2、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坚持脑力和体力全面发和谐发展。
十。一、如何构建书香班级。
1、优化班级的文化环境,营造师生共读的氛围。
2、加强读书角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3、开设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的指导。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
5、加强课内外阅读结合,拓展阅读的空间。
十。二、自主学习有哪些特征。
1、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能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参与设计评价体系,自己制订学习制度。
3、能够积极的发展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
4、学习者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节。
十。三、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在教学观念上要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2、在教学内容上,要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
3、将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为教育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上着力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十四.关于惩罚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健全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学生当然需要学习和生活的自由,但是对于一个理性思维发展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讲,过度的自己只会让其迷失方向,让其无所适从,从而无法真正融入所处的环境,无法融入初会 ,更谈不上学习。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处罚学生时要以关爱、尊重为前提。
同时要注意惩罚的原则:慎罚性原则;错误指向原则;及时与坚定原则;一视同仁原则;保持关爱原则。
1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选择和设计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应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的资料。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16、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1、用心琢磨和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
2、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的高潮。
4、创设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5、注意批评的艺术。
17、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之上的。
18、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和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6、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19、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状态还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的具体知识。但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汲取改组和运用,也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是一种追求创新探索,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一切机会的敏感性,是一种抓住一切机会改变环境的能力。
二。十、原有的课程评价体系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的差距。
1、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评定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式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它的测验手段和质性评价重视不够。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自信心、自尊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二。十一、布置作业遵循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课程的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目的要明确,每一项作业要有明确的意图,要为学生的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时间和作业的难易程度要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完成避免负担过重。
3、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十二、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有的教育观念?
1、学生观: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最大发展潜能的人,是责权的主体,是独特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2、发展观:各科课程都要从三维目标中确定达成目标。
3、知识观: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种**、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世界观形成的过程。
4、课程观:课程必须与生活的世界匹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切,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学习过程 ,把学习当作生活的一种需要。
二。十三、学生成长纪录袋。
学生成长纪录袋也即学生档案袋,主要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评价的相关资料。
特点:1、基本成份主要是学生的作品。
2、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的不是随意的。
3、成长记录袋里要留有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空间。
4、教师要对记录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
操作方法:定期展示记录袋里的内容; 摒弃记录袋里的内容;利用家校联系册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
二。十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1、揭示学校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育理念,促使教育改革的进一眇发展。
二。十五、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这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一旦原来的或类似的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马上自动出现。
代表学说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二。十六、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和沟通;学会思考和推理;学会整合和扩展知识;学会合作;学会个人和社会责任感。
二。十七、教师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帮助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2、引导家长不要向孩子提出高于实际的目标。
3、帮助家长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帮助家长更新成才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5、帮助家长将积极健康的社会内容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轨道。
二十八.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与传统观念相比,新的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南京市)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实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十.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苏。
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①自觉性;②独立性;③创造性。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力求做到: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三。十一、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整合性、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和时代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课程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实行**的课程管理制度。
三。十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1、以被评价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关注个别差异 3、注重评价过程 4、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对评价者的发展特征描述和认识水平鉴定甚至是后来的选拔,都是为了评价者的后续发展。
心理学教育学 整理
47 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答案要点 1 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 2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错题整理
1.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双趋冲突。2.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3.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本能理论提供了支持 劳伦兹 4.加涅提出了积累学习模式。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第四章。1.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和技能的教育,狭义教育是一发展人身心为目的的学校教育。2.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是教育过程的主体。4.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是教育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