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1.2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1.3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1.4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断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
1.5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观察的结果。
1.6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7调查法: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极其有关条件。
1.8问卷法: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
1.9测验法: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1.10生态**动:。
2.1人格:是一个人行为系统,即动作的总和。它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各种习惯系统的产物。并且其中也有一些占优势的习惯系统。
2.2 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工作。
2.3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2.4顺应: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
2.5平衡: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2.6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2.7假设-演绎推理: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先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2.8命题推理:指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以进行的推理。
2.9组合分析:指认知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不进可以从单一角度对问题作假设-演绎推理,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构成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组合,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2.10心理发展: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2.1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产生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
3.1遗传: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3.2孟德尔法:主要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征(或特性),来此推断遗传作用,一般来说,该方法能查明单个基因或多个基因的作用。
3.3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表现在第21对染色体中多一个染色体,导致儿童发育中严重的身体异常和智力缺陷。
他们肢体发育短粗,体态动作笨拙,生活不能自理,智力测验分数严重低下,智商在50-60之间。
3.4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现相识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3.5成熟: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3.6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7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3.8利手:也称优势手,指个体在活动中惯用的手,利手可分为右利手、左利手、双利手。
4.1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4.2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创造性想象而形成的游戏。
4.2教学游戏:指结合一定教学目的而编制的游戏。
4.3活动性游戏:指发扎幼儿身体技能的一种游戏。
4.4视敏度:指辨别物体(或物象)细微差别的能力,俗称“视力”。
4.5颜色视觉:指个体对光谱上不同长波的光线的辨别能力。婴儿对低频率(1000赫兹)
4.6方位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觉。
4.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4.8短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4.9长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4.10具体形象思维:指幼儿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的。
4.11理解:是依据旧的知识经验去掌握新的直晒经验的过程。
4.12积极词汇: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4.13消极词汇:指虽有些正确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4.14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无声地、简略的、压缩的、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言语。
4.15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
4.16依恋: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4.17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4.18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最为明显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4.19链概念:维果斯基用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几何体,要求幼儿对它们进行分组,结果发现幼儿分类的标准不断变化,一会以形状分类,一会以颜色分类,一会以大小分类。
4.20积极词汇: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4.21消极词汇:指虽有些正确理解但不能正确实用的词。
4.22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无声地、简略的、压缩的、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的言语。
5.1学习:侠义的学习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账务只是机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5.2学习动机: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的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
5.2兴趣:是一种立秋**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5.3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所做出的评价和学习行为倾向。
5.4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
5.5观察品质:指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现的个体差异。
5.6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控制。(重点)
5.7元记忆体验:指伴随在记忆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
5.8元记忆监控:指主体在进行记忆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自觉地监督、控制和调件。
5.9舌尖体验:就是话在嘴边但一时说不出来。
5.10判断:指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5.11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5.12直接推理:指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5.13间接推理:指有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5.1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5.15道德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5.16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索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5.1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5.18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的目的和任务的心理搓成。
5.19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特点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20社会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的认识。
5.21角色: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
6.1注意的选择性: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只注意某些对象而不注意另一些对象。
6.2注意的转移:指个体将注意有意地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
6.3理想:即符合客观规律并有可能实现的幻想。
6.4空想:即不符合客观规律又没有可能实现的幻想。
6.5**感:指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承认,渴望参与**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
6.6自尊感:指对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6.7自卑感:指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一种自我体验。
6.8发展任务:是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应该达到的成就。
6.9谋求独立:指初中生从他们的父母或**那里获得独立。
6.10确定自我:指初中生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6.11性别角色:指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6.12正式交往:指初中生在开展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时与教师的交往。
6.13非正式交往:指教师参与初中生各种节假日活动时的交往。
7.1情绪体验:指人在主观上感受和意识到的情绪状态。
7.2自觉性:指人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坚持下去,使自己的行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7.3果断性:指人善于及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的意志品质。
7.4自制性:指人善于支配自我和克制自我的意志品质。
7.5坚韧性:指个人在行动中能不断克服困难去完成艰巨任务的意志品质。
7.6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7.7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看法。
7.8代际差异:指两代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8.1群体差异:指的是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
8.2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又称个别差异。
8.3常模参照评价:将对一个人的测评结果同对一个组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8.4准则参照评价:确定一个明确的最后标准,然后定期进行测量,以确定一个人达到目标的速度。
8.5智商:是通过智力测量所得的结果。
8.6特殊才能:指个体在其特殊领域中表现出较高能力。
8.7一般特质:指在一定社会文化形态下,所有的人都具有的概括的倾向,它没有具体性,是性格的共同部分,且不能使一个个体同另一个个体相区别。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婴儿心理的发展 试卷
总分 92.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简答题 总题数 6,分数 12.00 1.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分数 2.00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婴儿期是指个体0 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此时期内,婴儿的心理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始学会人类特有的动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作业
作业1简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答 1 客观性原则。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实性的认识。2 发展性原则。指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3 教育性原则。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将广义知识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b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 7 2 3.幼儿晚期道德认知的发展开始向 阶段转化 b 自律道德 4.条件反射是 现象?c 心理现象 5.智慧技能的学习包括 辨别 具体概念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