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名词及简答整理

发布 2022-10-19 04:02:28 阅读 3910

名词解释:

1. 统觉:(赫尔巴特)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育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育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 四段教学法——赫然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 五段教学法——席勒: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

5. 学习:行为主义——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认知主义——学习即人的倾向和能力的变化,主要变现为认知结构的调整,这种保持并不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6. 智慧技能: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 加涅的学习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8. 经典条件反射——巴普洛夫: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后获得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9.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机体自发地反应,因为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地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10. 桑代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定势。

练习律: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该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则会减弱甚至遗忘该联结的力量。

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就增强,不满意后果的行为就减弱。

11. 概念:符号表征的,是有共同本质特征的一类人,事,对象或属性。

概念形成: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该类事物的关键特征。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理解新概念。

12. 同化论(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

上位,下位,并列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或类属的过程。

原有知识也在同化过程中发生意义的分化或整合。

13. 产生式: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动的规则。

14. 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在概念联系中,只向学生呈现概念的正反例证,让学生进行辨别和判断,在规则学习中,只向学生呈现有变化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规则来解决。

15. 问题空间:包括问题的给定条件,解决目标,中间采取的措施。

1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它承认不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实质即:问题解决。

17. 动作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固有反馈:练习者不依赖外来帮助而获得的反馈(幻觉感受器提供,直接观察行为结果)

18. 增补反馈:结果的知识,表现的知识。

19. 品德: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

20. 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人物的行为,受到奖励或赞扬。

21. 观察学习:

22. 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看不良行为受谴责而抑制自我的不良行为——抑制效应。

看不良行为未受惩处而让自我不良行为重现。

23. 迁移:低路迁移——经充分练习的技能自动产生迁移。

高路迁移——有意识地应用习得技能。

24. 学习准备: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发展。

25.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儿童现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和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区域。

26. 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

27.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28. 归因论——自我效能感归因,成就动机归因,维纳三维度归因。

29. 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记笔记,类比法/比较法。

组织策略——描述,归类,表象,列提纲。

复述策略——排除干扰,抑制和促进,首位和近位效应。

恰当安排复习时间的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30. 加涅的技能知识分类:智慧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简答题整理:

1. 关于学习问题理论引起争论的原因。

学习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课题,是一个典型的两难问题。人的学习的是指是人的内在的能力,思想和情感的变化,但人的内在的能力,思想,情感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研究,因此心理学家必须根据反映人的能力,思想,情感的外部行为的变化推测其内部的变化,这种推测可能错,也可能部分合理。

学习现象复杂,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因而对学习的看法也不一样。此外,研究者本人所持有的观点,如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也影响着对学习的看法。

2. 说明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有共同之处,即外部的强化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两者在强化物出现的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强化物伴随条件刺激出现,动物的反应在强化物出现之后,动物是被动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试验中,动物先做出适当反应,比如压杆,然后强化物出现,强化物出现在动物适当行为之后,动物是主动的。

经典条件反射是刺激替代,用条件刺激代替无条件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操作条件反射是反应替代,即某一反应逐步与某一刺激形成联系,从而排斥其他反应与该刺激形成联系。

3. 了解早期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行为主义)对学习过程,方法,条件的看法的根本分歧。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是动机和强化;认知主义则主张学习是内部的认知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外部行为本身的文化。

在学习过程上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外部奖励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

在学习条件上看,行为主义强调强化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家则强调原有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外部信息的作用。

行为主义把学习简单地看做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的形成,强调条件;而人指派则认为学习是头脑内部的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头脑中原有观念的相互作用。

4. 知识分类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被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呢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学过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与加涅的“言语信息”一致。

程序性知识指没有有意识地提取信息,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在本质上由概念和规则构成,分为对外办事的智慧技能和对内调整的认知策略。

波兰民——显性知识和黙会知识。

奥苏泊尔——机械知识和有意义知识。

总的来说,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种,每种知识学习的过程和规律都不同。

5. 比较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命题表征与奥苏泊尔的命题学习的不同。

命题表征即是以命题的形式对知识进行编码表征,即以命题的形式将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进行表现和记载。

命题学习则是奥苏泊尔区分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6. c-a产生式与s-r间的区别和联系。

c-a即condition-action.产生式即所谓的条件行为规则。

c-a与行为主义上的s-r公式的相似之处是,每当s出现或条件满足时,会产生反应或活动。

不同的是c-a中的c不是外部刺激,而是信息,即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也不仅为外显的反应,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与运算。

两者都存着条件及在条件满足情况下的行动,但c-a是头脑中的,s-r是头脑外的。

7. 为何概念,规则即可称为陈述性知识,又可称为程序性知识。

概念和规则作为陈述性知识学习是重在理解,宜用同化论来解释。

概念和规则作为程序性知识学习时,是重在应用,甚至熟练的应用,故除了同化论解释其理解过程以外,还要用产生式理论解释其心理表征是如何由命题表征向产生式表征转化的。

能说出概念和规则的含义属于陈述性知识,能用概念规则来做事,属于程序性知识。

8.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的特点。

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内潜性,所以难以直接观察或用演示的方法告诉学生。

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这是由于它主要用来解决问题和思维的策略。

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多是启发式的,因此,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一般比一般程序性知识学习难,需要接触的例子更多。需要变式练习的机会更多,需要从外界得到更具体的反馈刺激,需要反省认知的参与。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还要达到反省水平,认识到策略适用的条件。

9. 奥苏伯尔,鲁滨逊问题解决的模式。

呈现问题情境—明确问题目标及已知条件(已知条件+背景命题;空隙:推理规则,指导,策略)—填补空隙—检验。

他们开启了分析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先河。在该模型中区分了习得命题,推理规则和策略。

他们的模型注重知识id因素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10. 举例说明什么是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通过由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认知操作三种成分构成。

例:有一组数字,要求他们的和。

起始状态:给定的一组数字目标状态:求和认知操作:加法。

11. 态度与品德的异同。

态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特定特征。

联系:态度的定义对品德也是适合的,两者都有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有时甚至很难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

区别:两者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更为广泛,品德必须与社会道德规则相联系。态度价值内化五水平为:

格度—反应—评价—度—性格化。只有到达第五个水平,也就是价值标准性格化后,态度才能变为品德。

12. 简单的应用奖励,惩罚不能解决不良行为。

品德的形成涉及内在的道德信念,这需要在儿童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单论奖励或惩罚而不主义引导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思考,是难以形成品德的。

2019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与简答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意识 是一种自觉的 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结构 包括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教育心理学 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观察法 是指在教学环...

2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 教育性原则 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2 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指在创造性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 心理发展 个体从出生 成熟 衰老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整理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2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指导地位,处于对学生的指导地位。3 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 教材和课程。4 教学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