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学习。
1. 知识的类型: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辨别事物。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 中国的首都在北京。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怎样操作一台机器。
2. 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类型。
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概念学习指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学习;概念形成过程的典型方式是发现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
3. 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呈现方式。
a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
b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进行表征。即c—a
c是条件 a是有机体的反应。
c 大的知识单元的表征:一个大的知识单元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4. 知识的直观。
分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事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事物。
模象直观: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
a 灵活选用事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b 加强言语直观与事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c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强度律:要有强度。
差异律:对比要大。
活动律:教学对象要尽量活动。
组合律: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5. 知识的概括。
知识概的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如何进行知识的概括?
a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例: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联系的例证。
运用正例的目的:让学生把握具体的关键特征。
反例:不包含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运用反例的特征:突出关键特征,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形成精确的概括。
b 正确运用变式。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一突出本质特征。
c 科学的进行比较。
d 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概括。
6. 知识的保持。
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a 瞬时记忆:0.25-2秒,容量大。
b 短时记忆:5秒-2分钟,5-9个组块。
c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容量没有限度。
知识的遗忘(见普心)
技能学习。1.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技能的分类。
联系:知识的学习是技能的基础;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发展。
区别:获得途径——知识可以从书本获得,可以灌输获得;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练习获得。
在实践中的作用——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技能的分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2. 操作技能的学习。
操作技能又叫做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我国学者冯忠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操作定向就是指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a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b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过度练习是必要的;但不是越多越好,要防止疲劳,错误定型。
技能水平和练习之间的关系: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通常把学生出现的一段时间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升值学过的只是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c 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一是内部反馈:操作着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二是外部反馈:操作着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
d 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直觉,它反应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
3. 心智技能的学习。
定义: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减缩性。
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分为五个阶段:动作定向化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自言自语)、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我国学者冯忠良的心智技能三阶段说: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学习策略及教学。
1. 定义以及典型的学习策略。
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取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a 复述策略: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过度复习;画线是一种常用的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将新学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三记、一提问、一生成。
记忆术;做笔记;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提问;生成性学习。
c 组织策略:整合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列提纲、做图表、运用理论模型。
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
元认知策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大致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1. 问题和问题的解决。
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问题的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策略性。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发现问题——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形成问题的表征。(初步印象)
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
验证假设——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
2. 问题解决的策略。
a 尝试策略:指对一个问题的所有解决途径都加以尝试。
b 启发式策略: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手段—目标分析法:将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顺向推理。逆向推理。
爬山法:允许暂时性倒退。
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特征。
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
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智力水平越高,越容易解决;智力水平低往往遭到失败。
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心向):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
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现象叫做原型。
酝酿效应: 发明苯分子。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对不同学习活动中的共同要素进行概括。
情绪状态:紧张、烦躁、悲伤——乐观、平静。
4.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a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b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c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d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e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5.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a 流畅性:一般创造力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数量较多的观念。
b 变通性: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c 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6.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a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b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c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d 头脑风暴策略。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 态度的定义与结构。
a 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a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b 态度是“愿不愿”的问题;c 态度是通过学习完成的。
b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2.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a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b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成分。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 态度和品德的关系。
联系:二者的实质和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a 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范围较大;只有设计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b 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4. 品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 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5岁以下。
在此阶段儿童不涉及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
b 他律阶段:5-8岁。
完全接受**的指令;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
c 自律阶段:9-11岁。
基于自主个体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的关系;把规则看成灵活的,可以协商的;考虑到犯错误者的想法去评定错误。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 前习俗水平——10岁以前的大多数。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着重于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相对功力的道德定向阶段。
b 习俗水平——11-15岁的大多数。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阶段。
c 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的部分人。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前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品,大多数青年和**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后习俗水平。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1简述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认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几个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2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辅导
简答题 心理学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 1 描述 心理事实2 揭示心理规律3 指导实践活动。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1 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2 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3 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知觉的基本特征?1 选择性2 整体性3 理解性...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答案
论述题。1 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重视学习过程 强调形成学习结结构 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强调信息提取 提倡发现学习 2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提高概括水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