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习题

发布 2022-10-18 19:40:28 阅读 1659

注:★此标志为新一章的内容开始,共计12章,此版为复习版,较为详细。()括号内的内容为补充说明理解记忆就可以,总体先有个印象,回头下周在缩小内容,你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习惯再修改。

小知识点(多数会出选择判断)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2.冯特2023年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冯特的重要贡献是使心理学具备了客观性、可验证性和系统性。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其《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4.华生: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否认意识,将心理学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人和动物的行为上。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6.奈瑟: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7.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简答论述也有)

8个阶段图表重要)

8.桑代克的贡献: 桑代克为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工作,也为行为主义统治教育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202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教育心理学科诞生的标志。②桑代克还出版过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发表《双生子的测量》,出版《教育原理》和《智力测量》

大知识点(各种题型均有可能)

1.个性心理发展规律。

连续性和阶段性②方向性和顺序性③差异性④不均衡性。

2.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主张。

强调自我成长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出生后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自我成长的需求希望能在环境中得到满足,但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限制。

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健全的人格。

3.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主张(维果茨基理论**于马克思,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价值判断,老师上课说的,想必是重点,牢记吧)

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区别主要是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逻辑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

人类心理发展不能在社会环境以外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离开了教育也就无法实现。

在人类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维果茨基认为主要由三个方面。

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观念,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学习的最佳期限”。

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定义其评价。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于别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评价: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思想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强调心理的起源受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对教学的依赖关系等,至今对的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5.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②有助于教师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④有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6.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从认知特征看,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②从情绪特征看,情感强烈,积极乐观。

从人格特征看,个性张扬,渴望关注④从信仰追求看,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 ⑤从人际交往看,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⑥从恋爱与性观念看,渴望与正视爱情,性态度呈现开放性特征。

7.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张伯源的标准)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善和谐⑦智力正常。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②学习方面的问题③心理危机问题④恋爱与性的问题。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全体性原则②主体性原则③差异性原则④预防、调治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10.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角色认知阶段②角色认同阶段③角色信念阶段。

11、促进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

全面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②树立学习榜样③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1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斯腾伯格(总结了专家型教师的三个基本特征。

拥有丰富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并能够有效运用;②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有很强的洞察力,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②具体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够平衡自我与环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④具有教育独创性,与时俱进;⑤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内心情绪体验,并恰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14、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有:

情绪衰竭②去个性化③个人成就感降低。

15、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社会层面。

全社会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为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二、学校层面。

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环境;②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个人层面。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②了解并接纳自己;③悦纳、善待学生。

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⑤提高情绪的调控力,保持平和的心态;⑥学会休闲和放松。

16、“学习”定义:指的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17、“学习”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学习的对象是知识和经验②学习的过程是经历、体验和感悟③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④学习结果实现的条件是反复练习和经验⑤学习的质量是追求行为的持久改变。

18、大学的学习特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自主性②专业性③多样性④探索性。

19、学校情境下学生学习的动机。

认知内驱力 ②自我提高内驱力 ③附属内驱力。

20、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的发生过程: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s-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过程,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影响学习的因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最为核心的学习影响因素是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行为的后果。

21、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认知学派学习的发生过程:学习是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学派影响学习因素:1、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样,强调环境条件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示范、矫正、反馈、强化、惩罚在学习的作用,但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更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材料的特点。2、在学习者的主动性方面,学习者要具有主动学习的心态,能主动地将已有观念与新学习的观念进行联系。3、在学习材料方面,新学习的内容要能与学生原有的观念存在着实质的必然的联系。

22、构建主义学习的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的发生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有两个方面构建:

1、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2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构建主义影响学习的因素1、情境2、协作3、会话4、意义建构。

23、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发生过程: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2.

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3. 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4. 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影响因素:1、强调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2、重视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4、学习迁移的实质(看看资料)

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认为官能训练的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共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种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的要素。)

概括化说(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关系转换说(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认知结构说(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变量以达到迁移的目的)

25、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②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③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④定势的作用。

27、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合理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习迁移②教授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迁移。

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迁移④注意形成和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

28、学习动机定义: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29、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①学习需要②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需要是主体的一种追求学习成就的倾向,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条件。

30、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②学习动机的间接性③学习动机的社会性④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目标,这种目标**于我们的需要。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只有低层次。

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高一层的需要才会产生。

需要有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之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基本需要,也要激发其成长性需要,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32、归因理论相关内容。

1)归因定义:人们从行为结果推断原因的过程叫归因。

教育心理学习题

启发性原则是什么?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并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基本要求 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提出为什么常受日光照射的 颜色比较黑这一问题,就能够引入 这个课题,从而激发学生...

教育心理学习题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 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 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 普通与特殊迁移d 顺向与逆向迁移。2 的经验...

教育心理学习题

a.教育心理学 b.科学心理学 c.实验心理学 d.实验教育学。10.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具有的作用主要有描述 解释 控制和 b a.指导b.c.评价 d.发现。二 辨析题 先判断正误,再加以分析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错 2.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3.描述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