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

发布 2022-10-17 12:30:28 阅读 7890

第一题:

第八章教案。

第二题:**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答: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

他们的共同信仰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行为和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大多数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的看法的结果。由此,真正的学习涉及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实现课程组织形态的统合发展,实施非指导性的教学组织。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发展,教学既不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另外,人本主义认为,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他们主张培养“完整的学生”,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这与我国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教育要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不仅要教会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公开、坦诚、相互信任地接触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听取学生的意见,恰当体验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同时还应把充满丰富情感体验的活动引进课堂,使学习者在具体生动的感悟中促使自身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

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课程的“统合”观:一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是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三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科学。

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比自然科学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人文科学的学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这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促进了知识与经验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非指导性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终极追求。因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理解、关心,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所教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教育心理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 2 学习要素 智力 动力 方法 条件 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 择校。3 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目标 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 合理的 科学的...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成都教育心理学考试

四川省2013年4月。教育心理学a级考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 教育心理学 开始的,该书出版年份是。2.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4.学生把自己的感情 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被称为。5.垂直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