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一定抑制努力的注意。
3) 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
14、中学生注意发展(理解)p22
15、注意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1) 无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控制和减少分散学生注意的无关因素;充分利用吸收学生注意的有利因素。
2) 有意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3) 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中小学生中的运用。
16、感知的含义。
感知是人们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
17、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8、感觉种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9、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20、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21、中小学观察力的培养。
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3)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4)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5)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勤于思考;(6)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22、记忆的含义: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3、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的理解划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根据记忆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感觉记忆、短时间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约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加减2个组块。长时记忆指信息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记忆,容量无限。)
24、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遗忘。
25、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效果也不一样。(3)识记的方法。同样的材料,识记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26、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p36
27、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区别。
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28、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29、思维的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30、思维的种类: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31、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32、问题解决的思维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33、影响问题解决因素:问题情境,知觉特点,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情绪与个性因素。
34、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由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4)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性。
35、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3)鼓励学生自我监控思维过程。
36、想象含义:是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7、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即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情绪情感的含义: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39、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与情感都是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映,是属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
区别:(1)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具有生理性,情感则具有社会性。(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在于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绪与情感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40、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41、情绪状态:激情、心境、应激。
42、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43、情绪智力的定义: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44、个性含义: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5、个性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46、个性结构包含: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好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
47、气质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向性。
48、气质的类型:
1) 胆汁质——兴奋型——高级神经活动强,不平稳。
2) 多血质——活泼型——强、平稳、灵活。
3) 粘液质——安静型——强、平稳、不灵活。
4) 抑郁质——抑制性——弱。
49、中小学生气质差异与教育(了解即可)p92
50、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51、性格类型:心理机能优势理论;内外倾理论;场理论。
52、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联系:其一,由于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具体表现。一定的气质对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与难易有重要影响。
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
其二,由于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会改变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因而,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可以掩盖甚至改变气质的某些特性。
区别:1、性格与气质都反映了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2、性格与气质的形成条件有很大区别。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后天的环境因素只有改变气质某些具有变现形式,但很难改变人的气质。
而性格则以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是在后天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从社会意义上讲,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3、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同步的。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并逐渐在个体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4、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还表现在,相对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完成不同的性格,而不同气质的人也可以形成基本相同的性格。
53、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54、高分低能现象分析。p97
55、能力测量: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他的同事西蒙编制的。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智商=智力年龄(ma)/生理年龄×100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iq=100+15z
56、品德含义:品德亦称品行、德行、道德品质,它是个体在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曲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57、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
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关系: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这4种成分是互相联系、协调发展的。道德是认识的基础,是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依据,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方向。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系统,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保障。道德行为是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既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同时,道德行为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
58、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59、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区别。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求知欲。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在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在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以及同伴的接纳而努力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6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p215
61、强化理论。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当被试表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给被试提供满意快活的刺激,就叫做正强化;当被试变现出主试所期望的动作之后,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因此而消失,就叫负强化。
62、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表现为想方设法逃避成就活动,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
63、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p218
64、自我成就感含义: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5、习得性无力感的经典研究p221
66、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1)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3)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5) 教师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6) 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7)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
心理学复习材料
1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马 2 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 果断性 坚韧性 自制力。3 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过程 情绪过程 动机过程。4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5 科学心理学是诞生于 1879 年 其标志是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
心理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1 错觉 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2 感觉阈限 凡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3 气质 是指人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4 消费群体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若干消费者组成的集合体。5 消费流行 是指在一定时间在社会上迅速传播或风行一时的事物...
心理学 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学习提纲。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与知识。1 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2 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