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10-17 10:45:28 阅读 4158

第二章。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答: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多维度)。

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境认知理论及其教学模式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3、掌握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答:1、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定论,尤其不要对。

一、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下定论,要肯定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以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勤奋感对自卑感)

2、理解和认可孩子。(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4、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答:霍华德·加德纳。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5、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

答:1、感觉通道。视觉、听觉、动觉。2、认知风格。(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特征。)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同化: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顺应: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平衡: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内化: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维果茨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于外部动作的内化。

搭建支架: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发展任务: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未达到相应发展水平所应实现的内容。

发展危机:个体发展过程的各个时期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发展任务和冲突,这些危机可能来自于先前阶段。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第六章。1、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答:(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学科的基本结构)人们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或者是借助已有的类别来处理外来信息,或者是由外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编码系统也就是认知结构。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变。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包含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评价。

2、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答: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把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与新知识联系的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学习的三种同化方式。

答:1、下位学习。2、上位学习。3、组合学习。

4、(苛勒)格式塔(或称为完形)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过程,是突然的顿悟。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顿悟和试误。

5、发现学习。

答: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并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编码系统: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认知结构: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学科结构:指一个学科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态度和方法而形成的整体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

接受学习:是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

组合学习:指能通过在新旧观念之间建立组合关系来理解新知识的意义的学习。

讲授教学:即以一种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主要适用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第八章。1、兴趣是动机的一种。需要是内在动机。诱因是外在动机。态度与动机相比,多了一种情感的成分。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答: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称为缺失需要,一旦满足,动机就会消失。)

求知与理解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称为成长需要)

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目前,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外部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成内部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4、成就动机理论。

答: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力求成功的意向;避免失败的意向。

5、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学生试图去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他们试图去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的原因。(能力和努力是内部原因,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原因。

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分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可控性)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6、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考虑。

答:1、教学吸引。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2、兴趣激发。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3、反馈和评定。反馈应把握的原则: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具体、经常给予。

4、奖励和惩罚。

5、合作与竞争。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对抗、相互促进、相互独立。现实的群体目标结构:合作型、竞争性、个体化型。

6、归因指导。习得性无助:即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因而使学习一蹶不振。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共分7个层次。

归因:对一个特定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控制点:对个体而言,控制的**所处的位置,内控或者外控的。

第十二章。1、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学习策略的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2、迈克卡等人对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1、了解并利用记忆规律。在进一步学习前要进行复述,避免倒摄抑制的干扰;教师要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把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课文的开头,在最后对它们进行总结。

2、合理复习。由于遗忘的进程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所以复习要及时,最好在学习后10分钟进行,用2分钟来复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分散复习能保存长时记忆,开始复习的时候,时间间隔要短,以后可以慢慢变长;要采用部分学习的方法,把长内容分成多个一小段来学习;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适当过度学习。

3、通过练习即自动化来使知识技能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以便腾出我们的工作记忆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4、学习任务时要让学生亲自参与。

5、利用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相似性的规律帮助回忆。

6、感兴趣的事或持积极态度的事,我们记得牢一些,因此要设法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兴趣,以适于对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精细加工策略:1、用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谐音联想法、琴栓-单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法来提高记忆效果。

2、要灵活处理信息,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意识记;在实际中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将已有的背景知识利用起来学习新知识。

组织策略:用列提纲、作图表的方法(如系统结构图、概念关系图、运用理论模型)理解知识。

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分为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3、pq4r阅读法:由托马斯和罗宾逊提出来的。分别代表预习、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

4、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

环境刺激→感觉登记→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控制)

元认知知识(在长时记忆中):关于个人的知识(陈述性知识)

关于任务的知识(陈述性知识)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