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2

发布 2022-10-16 05:34:28 阅读 6243

小学生想象的培养。

1. 丰富学生表象。

2. 进行联想训练。

3. 指导学生阅读文艺作品。

4. 培养学生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小学生观察的培养。

1.首先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一方面明确给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教会他们观察方法。

另一方面还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2.正确运用直观手段。可以引导儿童获得鲜明,准确,完整的表象,使抽象的教学内容与感性的材料相联系,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3.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观察训练。

小学生注意的培养。

1. 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2. 善于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 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方式。

4. 要善于运用有意后注意,使有意注意转化成有意后注意。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他把人格看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

5.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儿童面临的第一个基本冲突是信任对不信任。

6. 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本阶段幼儿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听,渴望自主状态,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喜欢自己动手,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这一阶段发展顺利者能按社会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7.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言语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然而有限的能力常使儿童的身体活动受到**的禁止,使他们感到内疚,从而可能降低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既要发展自己的主动性,又要避免那些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

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8.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9.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0.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这一阶段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追求的方向,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常感到彷徨迷茫。

11.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克服亲密感对孤独感之间的冲突。

12.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显示自己的生产力,创造力等基本能力把它用于抚养下一代和关怀社会。

13.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这一阶段发展顺利会安享晚年,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悔恨旧事。

学习的类型。

1.按学习水平分类。

2023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a. 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生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强化—反应。

b. 刺激—反应学习(s-r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情景—反应—强化,即先有情景,作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c. 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d. 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e. 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f. 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g. 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h. 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2023年加涅对这种分类做了修正,把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把概念学习拓展为具体概念学习和定义概念学习两类。即。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具体概念学习。

d. 定义概念学习。

e. 规则的学习。

f. 解决问题的学习。

2.按学习的结果分类。

2023年加涅又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类。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智慧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e. 运动技能的学习。

3.按教育目标分类。

美国布卢姆将认知学习分为六类。

a. 知识:对知识的简单回忆。

b. 理解: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c. 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概念和规则。

d. 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e. 综合:把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

f. 评价:根据内部证据或外部标准作出判断。

4.二维分类法。

奥苏泊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

1) 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 另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内容及其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

1. 塔学派的顿悟——完形说。

2.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

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4. 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论。

5.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6. 海德和韦納的归因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

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强化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强化从性质上分为正强化,负强化。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假定人类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前四层称之为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基本需要一旦满足,其需要强度就会降低。

后三层称为心理需要(成长性需要),成长性需要的需求强度因获得满足而增强,成长性需要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对于避免失败者,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时要表扬,评定分数时要放宽要求,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责其错误。

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有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 其中能力和努力是内在原因,是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是外在原因,是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

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自我效能感理论。

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这种评价对个体的行为动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习动机的培养。

1. 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2. 设置榜样,3. 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4.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5.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将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1.坚持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和相辅相成。

6.注意个别差异。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监视,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他人的支持)

复述策略的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5.画线帮助记忆。

6.复习形式多样化。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 ,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做笔记,自我提问,生成性学习。

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概括和归纳。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1.时间管理策略。

2.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

3.环境设置策略。

4.工具的利用策略。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学习策略训练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性质不同,(迁移的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零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既不产生积极影响,也不产生消极影响。

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和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5.根据迁移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现代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其他几种现代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为代表。

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内容容易忘记,形式是永久的。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提出。

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要素。

经验类化理论:贾德代表人物。

理论依据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认为概括化的原理与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中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对原理学习得越透彻,对新情景的适应性越强,迁移越好。

关系转化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

理论支持是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该理论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

教育心理学 2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的结构。1 心理过程 1 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2 情绪感情过程 3 意志过程。2 人格 1 人格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 自我意识 2 人格特征 能力 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验法 二 测...

教育心理学 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中学历史教学初探。摘要 迁移是学习的普遍一种现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迁移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以及正迁移与负迁移。迁移规律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等。重视迁移在历史教学的作用,掌握迁移的一般规律,明...

教育心理学试卷 2

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 遗传。2 学习动机。3 发展。4 性格。5 记忆。二 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 1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里的的科学。2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和。3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bcd 4 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5 任何一种品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