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7:55:28 阅读 3615

教育心理学含义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归路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有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教师起着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有意传递主要信息部分。教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种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惊醒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反思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控制的作用。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西方第一本2024年中国廖世承编就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1.

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4.

差异性。

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1.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具有半成熟、版优质的特点,性格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型错综的矛盾。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注意调节自己的行动,承认感产生,独立性强烈。2.青年初期是向承认接近的时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纵向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个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关键期:2岁时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时形状直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时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认知发展与教学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的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2.

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3.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

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8.

(成年晚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健康人格的建构:1.重视青少年人格的调节,2。

帮助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3.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4.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5.

引导青少年进行人格的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的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

场独立与场依存(赫尔曼。威特金)2.沉思型与冲动型(贾罗米。

凯冈)3.复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

智力的差异是个体先天并附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外倾和内倾两类,据一个人的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学习的心理实质: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学习表现为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

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人的学习的定义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室的知道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油系统的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千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习内容:

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

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1.信号学习2.

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

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

解决问题学习。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能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著名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规律: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和过程的,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及如何安排教学实践有极大的应用意义。

苛勒的完型顿悟说基本内容: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最早的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题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市委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习观1.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据学习惊醒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氛围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产生接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能力范围内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释放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只是加以练习的倾向性。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通话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2.

先行组织者技术。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陷阱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基本主张: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

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基本观点: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知识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有其他人代替。3.

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要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学习动机含义及结构:所谓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1.

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失误、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血液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的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动机的种类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直接性动机。3.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正一致负一致正不致负不致。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