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7:23:28 阅读 2420

一、 填空题。

1、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2、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课讲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 中学阶段是辨证逻辑思维从迅速成行到初步掌握的关键期。

4、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

5、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期)和个性心理期。

6、 (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出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

7、 (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

8、 学习迁移,是( )所产生的影响。

9、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励。

10、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11、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2、 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教书育人)

13、 (是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够有效地知道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14、 (是教师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

二、 名词解释。

1、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2、 个性: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 价值观: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

4、 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

5、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而有目的,有意识的关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方面。

6、 课堂心理气氛: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气氛。

7、 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8、 网络成瘾:指反复多次长时间地上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9、 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四、解答题。

1、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2、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应如何教育:早恋弊多于利;引导男女生正常交往;加强性教育。

3、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感;自我评价能力;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闭锁性;社会性。

4、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1)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3)创设合适的环境;(4)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5)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6)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开展“第二渠道”教学;(9)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10)考试模式综合化;(11)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5、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对中学生的智能进行培养: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和谐的家庭环境,积极的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表现得积极乐观,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父母还应该采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父母应该多善于培养自己的表达性而没有驾驭性,父母、子女之间不隐瞒情绪,父母应该让孩子能自由的表达可能与其年龄不太合适的天真和稚气,而不是指责他们,父母双方都有独立性,不以婚姻家庭手段加强自己的地位,多指导男孩要以父亲为榜样,女孩以母亲为榜样。

6、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1)兴趣;(2)成就动机;(3)归因;(4)“交往”动机。

7、如何促进迁移的教学:(1)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2)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3)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8、如何教中学生获得学习策略:首先,教给学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其次,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再者,学生能够确认自己应该学什么,也是策略性学习这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最后,帮助学生储存有关学习及学习方法或策略的信息。

9、简述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要素有哪些:(1)确立班集体的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3)培养健康的集体**;(4)树立良好的班风;(5)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0、简述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种预定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

11、心理健康的要素有哪些: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悦纳自己,自尊自爱;情绪正常,乐于交往;奋发向上,自强自制;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12、简述中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的一些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厌学;学习压力;学习困难;考试焦虑。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1)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2)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应性不强;(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4)学校环境的因素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1)不完整和不和睦的家庭;(2)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3)父母过高的期望;(4)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1)社会意识的污染;(2)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3)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1)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2)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3)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4)情绪、情感的因素。

2、论述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1)热爱自己的工作,(2)关爱学生。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力与社会要求相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余仇恨、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1)能根据自身的时间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

4)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 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根据学生的心理、身理和社会性等特点富有创造性的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布置作业等。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进课堂,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可知对优等生偏爱的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进家庭。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无论是适应环境还是改造教育环境,都必须以使教育环境变得更合理,更有益于对学生的教育为标准;对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来适应,是积极主动的;对不良环境凭自己健康的心理状态,给予积极改造,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周围的教育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