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7:22:28 阅读 6856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填空、选择。

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教学环境(物质物理环境:客观存在,座位排列、纪律、教学设施。 社会环境:心理环境,校风、班风,同学关系。)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b学科特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交叉学科。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核心: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研究对象:(1)学习者学的规律 (2)教育者教的规律 (3)师生互动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填空选择。

1、初创时期。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2)2024年,**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一书,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3)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发展时期。

20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过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

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进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改进的**。

4、完善时期。

1)主动性研究(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对自身心理活动做出控制)

2)反思性研究(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作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最大特点—严格控制 ab区别在于严格控制程度。

a 实验室实验:条件控制最严格,严格的认为控制,室内。

b 现场实验:自然情境下

例:照明强度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实验室实验

2、观察法:最近本,最普遍的方法。 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3、调查法:特点间接性。 分为问卷法、访谈法。

4、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观察研究。

5、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它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二、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一、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性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人的发展:生理。

心理——a 认知发展。

b 社会性发展。

八个阶段:乳儿期:0—1 少年期 中学阶段。

婴儿期:1—3 青年期—25

幼儿期 成年期:26—65

童年期 小学阶段老年期:65之后。

一、论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1、连续性和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出于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对下一阶段的新特征的发生有影响,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的条件下,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尽管发展的速度会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不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关键期的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成为敏感期。

4、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千差万别。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和个性的发展。

5、全面性/统一性各种心理机能协调发展。

如何遵循心理发展规律?

1、循序渐进(前两个特点) 2、注重教育时机,抓关键期(不平衡性)

3、因材施教(差异性) 4、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全面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填空、选择。

1、童年期: 小学期,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2、少年期: 初中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抽占主导,并出现反省思维。

3、青年期: 高中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二)心理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心理发展的是指是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同化:已有知识起作用。 顺应:已有不起作用,产生新观念来适应变化。

1)前运算阶段 2—7 学前期。

特征: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世界),思维的片面性,守恒概念没形成,守恒:多方面思考,而不是从一面。

2)具体运算阶段 7—11 小学。

理解可逆性,守恒性,能逻辑思维,但仍局限具体事物。

3)形式运算阶段 11—承认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社会性发展。

1)、主动感对内疚感 4—5 学前好说好问,好表现,模仿。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2)、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小学进入学校,开始学习知识,进入竞争的情境。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敏感,耐心,富于指导经验的教师有可能使自卑的学生重获勤奋感。

3)、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 初中,高中。

个体对自我形象尤其关注,思考我是谁,以后要干什么。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3、关于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降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

名: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一种是可能达到发展水平。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

智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

智力性别差异:在智力的结构上存在差异,但发展水平上不存在差异。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不属于认知。

1.性格特征差异 2.性格的类型差异。

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也叫认知风格差异。

1、场依存与场独立填空、选择、判断。

依存:易受环境影响,不独立。人云亦云。以外部线索为依据。

独立:以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干扰。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不同爱好:a 独立性学生: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教学方法。 b 依存: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

老师:独立:严密。 依存:不严密。

2、冲动型与沉思型。

分辨——反映时间冲动:速度快,错误率高。 沉思型:速度慢,错误率低。

3、具体型与抽象型。

4、发散型辐合型。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应选择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学习理论。

一、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内涵。

1、学习的实质:名解: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分类。

按学习的结果:加涅分为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形式),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性质)。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技能的学习235、行为规范的学习4

二、一般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型条件作用的原理。

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为学习理论。

规律:习得、消退、泛化(杯弓蛇影)、分化

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学习要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选择

强化: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行为分两类:操作性、应答性。

正强化: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负强化:消除或终止厌恶(一个学生进步明显,教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强化分为三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成——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完形——试误理论。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期望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a 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

b 教学观: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科的知识结构的理解。

c 学习法:发现法。

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认为的联系。

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认为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名解: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三)人本注意学习理论。

1、知情同意的教学目标观代表人物:罗杰斯。

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用学习的促进者取代教师的角色。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1)建构主义知识观 (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型,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四、学习心理。

一、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内部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

外部学习动机——

名解: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类型:a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内部学习动机。

外部学习动机。

b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不稳定,易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别人对我的刺激。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