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6:21:28 阅读 8066

一、态度的性质。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指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反应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与表达情境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或命题有关。

情感成分:与伴随于概念或命题的情绪或情感有关,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与行为的预先安排或准备有关。

二、品德的性质。

(一)品德的定义。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

二)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

②品德形成是后天的;

③品德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

区别: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依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

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服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对象。

(三)品德的构成。

1.道德认知:道德认知也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知。

2.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与道德观念相伴随的道德情感成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

3.道德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与品德两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的,有时我们甚至难以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例如说某学生有尊老的品德,这里所说的品德也是指这个学生遇到老人时作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我们也可称为尊老的态度。区别:

第。一、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

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手册ⅱ:情感领域》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重视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

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receiving)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教师宣讲雷锋精神;反应(responding),即超出单纯注意的一种行动,如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向雷锋学习的活动;评价(valuing),即行动后获得满意感,赋予行动以价值,并显示出坚定性,如学生刻苦学习新的写作类型;组织(organiza-tion),即价值标准的组织,通过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相互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达到性格化的高水平;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即价值性格化。上述价值内化的五级水平,也就是态度变化发展的水平,只有价值内化到最高级水平的态度,也就是价值标准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方有可能称作品德。幼儿由于价值内化水平低,尚未具有价值标准,所以他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如常常损坏别人的东西或讲假话,不应视为品德的表现,只能看作态度的表现。

第。二、所涉及的范畴有别。

在诸如对祖国、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对事物、对事件以及对人、对己的等等态度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并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例如某学生做作业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我们可以说这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而不应说他品德不良。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个人的品德是其性格系统中与道德感、道德观有关的部分,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学习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1.对态度对象的认识 。

态度学习之始,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那种新的(或新改变的)态度将要指向的事物、事件或人的观念。

2.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一致性的需要”,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如果个体的观点或信念出现了不一致或不协调时,即出现所谓认知失调时,就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获得一致与协调,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发生变化的先决条件。

3.主体要求形成或改**度的心向 。

(二)外部条件。

1.强化。2.榜样人物的选择。

(1)建立榜样人物的感染力和可信性。

(2)刺激学习者回忆态度的对象以及适当的态度出现的情境。

(3)榜样人物示范或显示合乎需要的个人行为。

(4)显示或介绍榜样人物受到强化后的结果。

二、促使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

(一)条件反应法。

(二)提供榜样法。

(三)说服性沟通。

1.有效沟通者的特点。

(1)内行与可信性。

(2)个性魅力。

2.被沟通者的特点。

(1)被沟通者的期望。

(2)智力和可说服性。

人的品德是怎样形成的?

在品德习得的问题上,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唯智派和行为派的争论。

国外的唯智派(动机派)认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以及信念、智慧和动机因素的发展;而行为派(习惯派)则强调行为,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只是一定动作的总和,是人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它们片面地各执一端,未能很好地把握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是不足取的。

教育心理学家潘菽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品德教育分为两大派,唯智派和行为派。唯智派就是主张灌输道理的学派,“在道德教育中必须给予伦理谈话和系统的道德知识(理论)降解以很高的地位。行为派主张培养行为习惯,认为“人的品格只是一定动作的总和,……一个人只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出现好品德”为了弥补两派理论的片面性,潘菽提出两派综合论,就是既注重理论灌输,又注重行为培养,我们至今都延续着这一理论。

反映到教育方法就是说服教育和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约束学生行为。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