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6:18:28 阅读 5971

基本概念。

同化:主体将外界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图式之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图式的增加)

顺应: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现有的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使机体适应环境。(图式的调整)

迁移: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和在**指导下所能表现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正强化: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后,呈现一后继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刺激产生的作用为正强化。

负强化: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撤走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刺激产生的作用为负强化。

惩罚:教学反思力:教师对教学、教育活动进行理性反省的能力。包括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陈述。 p259

概念形成:学习者通过直接观察大量的具体例证,找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并用词表示这个概念。

上位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若干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包摄程度更高知识。(具体到一般)

下位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包摄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知识,因而新旧知识之间构成类属关系。又称为类属学习。

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用口头或书面语进行陈述。

程序性知识:个人没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是一套办事步骤。

微格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进行短时间小型课堂教学,将整个过程录制为录像再进行分析的方法。

归因:p147 韦纳归因理论。人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的两种需要,满足两者的基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原因。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因(努力,能力,兴趣)和外因(奖赏,惩罚,运气)。

学习动机:心理健康: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定势:p101 使个体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认知反应或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概念获得:学习者获得了按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进行反应的能力。分为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问题解决:以问题情境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p94

认知理论 “海因茨偷药”两难故事法。

社会规范学习情感理论。

p163 行为理论班杜拉行为理论,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观察进行学习。

个体差异: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个体心理特点。形成原因:遗产环境因素(内外因) p301

从众:个体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个体按照群体要求或他人意志而产生的行为。

从众是自愿,服从是个人不得不去做,甚至是被迫的。

学习策略: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的程序规则与调控方式。

p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客动物学习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03《教育心理学》 奠定发展基础,确立教育心理学名称与体系。

代表人物:詹姆士霍尔桑代客杜威。

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p9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口语报告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作品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p21 p163

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p19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会合论(简单相加)、交互决定论。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p98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学校、家庭。

个人因素:心理定势、动机强度、知识经验、认知风格。

问题情境因素:问题空间、外部指导。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p77

学习材料要具有逻辑意义、根据学生知识贮备确定教学起点、运用直观材料或实际操作、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使用肯定实例与否定实例、建构概念与规则体系。

促进迁移的策略(条件) p137

科学编排和呈现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学习材料的共同性、注意学生心理定势的影响、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p54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外部输入的,也不是由语言表征的,而是一种解释与假设,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间反复双向作用的结果。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p25

文化历史发展观、教学缩小、最近发展区。

班级群体的功能及形成阶段、对学生的影响 p234

1. 社会化功能。

2. 个性化功能。

3. 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4. 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

5. 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

心理健康的标准 p198

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统。

一、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本体因素:遗传、心理因素。

2.诱发因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 寓心理健康于学科教学。

3.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4.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整体教育网络。

心理学研究中的几种变量及含义 p8

1. 自变量:研究者在实验中要操纵、改变以引起被试心理状态变化和反应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2. 因变量(反应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研究者力图测量、记录的行为指标。

3. 无关变量:研究中研究者不感兴趣或不易把握而将其排除在外的因素。

教师的社会角色 p250

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学效能感、教学反思力、教育机智。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表现 p262

职业倦怠、心理挫折、人际交往障碍、角色冲突。

个体差异的主要表现 p301

智力差异、性别差异、社会背景差异。

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 p87

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p132

桑代客估计图形面积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是两个情境之间具有相同的要素,并且相同刺激及其反应联结。两个刺激相似且反应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相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大。

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水下击靶实验。

迁移的关系转换说理论。

小鸡与儿童觅食,对关系作出反应。

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问题(学习压力、学习困难、厌学)、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挫折)、生活适应问题(喝酒吸烟、性心理)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