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次广义的学习概念:专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易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概念:只在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实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快速而高效的学习,十一章我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以达成一定学习目的的动力或动因,是学习活动顺利的支持性条件。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其内在原因的过程。
上位学习:党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了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原有知识概括程度较高或包容范围较广,新学习的知识概括程度较低或包容的范围较小,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称为下位学习。
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学习的迁移: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学习影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对新知识新技能所发生的影响。
陈述知识的保持:将所理解的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
动作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活动的能力。
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策略,是调节和监控概念与规则的使用。
问题:即是给定的条件与目标间存在障碍,需要克服。
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极其复杂的思维活动。
创造力: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只产品的智力品质。
美育:以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识别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自我效能:之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定制方法。
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特定的团体下开展的,以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借助游戏互动这一载体,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与思考,最终帮助个体获得成长与适应的辅导课程。
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使记忆的一种策略。
动机的实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发展问题。2)学习问题。3)人格与应用问题。4)测量与评估。5)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
教育心理学体系:第一种是“认知心理学倾向”的教育心理学体系。第二种是以心理和教育心理为中心的新教育学,心理学院就成果的一教材体系。第三种是“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体系。
学科性质:既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介与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间的跨界学科,教育心理学面临的研究内容和问题类型很多,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种范式,一是外推的基础研究范式,二是具体学科教学范式。
教育心理学的四次转变:一是实用主义教育取代知识主义教育时期。
二是能力主义代替实用主义时期,三是人格主义上升为支配性教育观念的时期,四是当前的构建主义改革思潮。
教育心理学研究程序:1)学则和确立选题,2)文献综述,3)形成假设,4)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5)资料收集与整理,6)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1.人的发展:
身体,心理,认知和社会发展。2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有一系列连续而又相互区别的几阶段构成。
2)顺序性,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方向。3)不平衡性,主要指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速度,时间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其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性。4)差异性。
3.皮亚杰发展理论:二、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阶段出现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既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因而这些阶段具有普遍性。第二,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认知图式,这些相对稳定的图式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
第三,认知图式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的图式是后一阶段图式的先决条件,并被后者所取代。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2024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2.
前运演阶段,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演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
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3.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约在7-12岁时,处于具体运演阶段。
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换言之,他们已具有运演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
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就一般而言,运演的知识是考虑事物如何从它们原来的样子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图型的知识只考虑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中物体的静止状态。
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演阶段,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
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演。形式运演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新皮亚杰主义其发展和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保留了论作了经典皮亚杰理论的一些基本基础,其次,对皮亚杰理论做了一些修改和完善,再次,在经典皮亚杰主义补充,修正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皮亚杰主义者也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
4.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受三因素的制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个性因素和社会实践活动因素。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的是儿童在完成一定发展程序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心理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第解决问题,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及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不能独立的地完成需要解决的任务,但在教师或**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努力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也是通过教学苏获得的潜力。最近发展区指的是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的发展与经过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5.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观察力2从缺乏系统性,模糊笼统的知觉逐渐发展到有目的的,精确的知觉,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不强,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意义及一开始发展,小学生的想像力富于现实性,年纪越高有意想象及想象创造的成分越多。(2)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中学生的观察力在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记忆力以有意记忆为主,识记内容以理解记忆为主要的方法,并且抽象记忆也发展起来并占主要地位,到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加,知情意得到协调发展。2)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1)一般认为,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之后,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平衡性,并且缺乏批判性,因此小学儿童的思维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2)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中学生的思维到了中学阶段有了明显的发展,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能够运用假设,逻辑推理和逻辑法则来思考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力和批判力明显增加。3)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儿童的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逐渐减弱,社会因素的比重和性格中的独立成分越来越多,但缺乏是党的自控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具体的,片面的想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度,逐步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来评价和协调自身的行为,由他律到自律,并在道德言行上出现分化,随着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走向自主,从信任权威到开始表现具有批判性的思考,并具有更加平等的同伴关系。(2)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对身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性心理的影响日益增强,情感丰富,充满活力,社会性需要增多和社会行动及曾强,逆反心理的出现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特点,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以及身体的迅速发育使得初中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过激的行为,这些也使得初中生的情绪不稳定,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有了更稳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尝试,探索走向独立的生活道路。
第三章。1学习的类型。1)索里把学习类型分为五种(1)联想性学习(2)尝试学习(3)模仿性学习(4)顿悟性学习(5)含有推理的学习。
2)加涅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其中智慧技能分别为:
(1)连锁学习(2)辨别学习(3)具体概念的学习(4)定义概念的学习(5)规则的学习(6)高级规则的学习。3)奥苏泊尔将学习划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后者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4)安德森将学习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梅耶提出语义性学习,程序性学习,策略性学习三种。
5)国内学者划分: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智慧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认知策略)。
2,桑代克学习理论主要观点,首先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其次,认为学习联结是通过多次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一种过程。再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学习的定律,通过实验总结认为,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动物与人学习的两条基本规律。
另外,桑代克还总结了五条辅助定律(多重反应定律,心向或意向定律,选择反应律,类比反应律和联想转移律)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包括三方面1)对学习本质的理解,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2)强化理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才做型强化的结果,人们又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3)教学及机器与程序教学。
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个体。预期和价值观影响行为生理因素可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
行为环境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