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4:10:28 阅读 7670

积极心理学下的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趋势。

摘要。中小学教育需要新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掘早期教育阶段的学习潜能是趋势之重。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理念与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契合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整体性、发展性和差异性原则,对突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病理化取向这一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自身发展,更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实施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整体素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小学教育心理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动。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懂得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1 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认为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重视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将来。

2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倡导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塞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

另外,还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3 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体现的,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三、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树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2024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于我们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的是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的理念,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各类心理问题而非青少年本体,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积极因素,否定了潜能开发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如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生而偏向积极的,每个人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潜能,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中小学生尤甚。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起积极的理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健康发展的个体,通过美德的发掘、积极品质的培养等途径帮助他们获得或激发积极的力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和困难。

即使是面对出现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辅导技术激发他们克服问题的信心,在补救和修复伤害的基础上发掘其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力量。中小学生年龄尚少,身心发育迅速,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和快速愈合的能力。在目前光怪陆离、充满形形色色**的社会里,补救不是办法,预防也让人防不胜防,惟有增强个体的内在力量才能真正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并且使之受益终生。

2.摒弃功利主义,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过分追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短期效应,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在功利主义影响下,许多列在课表之中的心理健康课被文化科目取代,导致某些学校只设立简单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花瓶”;目前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甚至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开设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学习的模式也往往是先列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这种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一方面给学生以消极暗示,压抑其心理潜能;另一方面导致师生对心理健康产生误解,影响其学习和求助的态度。

更重要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是这决定了其预防效果的短期性。总之,忽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最终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使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摒弃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改善目前这种事后**,致力于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疏导和防治的状况,把注意力转向学生积极的、优秀品质的培养。

只有以人为本,对学生生命全程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全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中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全体性原则,但由于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等主客观原因,导致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消除心理问题,对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这一观念,牢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职能,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学生的体验、实践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习惯、积极人格、积极的认知方式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训练活动等虽然也注意到了耐挫力培养、积极应对方式等问题,但对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关注不够,特别是心理训练活动对学生的情绪和体验关注不多。

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教育效果,更能决定其积极人格养成与否,进而影响其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

正如英国威灵顿公学谢尔顿校长所说: “任何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青年男女。”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在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所有学生施以积极的、正向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应有之效。

在针对个体的心理辅导与咨询过程中,也要克服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在充分尊重来访者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和发掘其克服困难的积极性和心理潜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4.教育方法多元,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融洽气氛的营造。

教无定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并非固定和惟一,只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都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积极发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班队会、野外训练、游戏、心理成长小组等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多元化途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首先树立积极的心理学理念,这不仅对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心理。

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模仿,使得教师的感染力十分强大,其积极理念不仅能帮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中的快乐和生活中的幸福,还能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并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到课堂环境中,同时感受到安全、体验和被尊重,与同伴共享快乐和成长。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正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要更多地体现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等要素,尽可能较多地采用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形式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语。积极心理学是一场运动,其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作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项新兴趋势,可用价值是十分丰厚的。理论中的积极情绪、积极系统对潜能的发掘等积极的心理理念有助于我们改变目前一些不恰当的理念,给予了心理诠释和能力培养的另一视角。

积极理念与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契合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整体性、发展性和差异性原则,对突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病理化取向这一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5、参考文献。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第3期 - 万方数据。

颜立陈富国刘艳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8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

宛蓉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第5期 - 维普资讯网

周嵌石国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第2期 - 维普资讯网。

苗元江余嘉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第2期 - 万方数据。

张倩郑涌 《心理学探新》 2003 第3期 - 维普资讯网。

云南师范大学。

专业: 应用心理学

学号: 11040302001

姓名: 马钊

积极心理学

经济学研究以 经济人 为前提假设,经济人 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环境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正性情感 积极品质和积极组织环境的塑造。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积极心理学

一 积极心理学的概论。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谢尔顿和劳拉。金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美德和善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