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解题中,有一些数学问题不是直接依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计算法则进行解答,而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认真进行分析、思考,充分利用有关知识和条件的联系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而得出问题的结论。这种以事实为根据,通过巧妙清晰的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就叫做逻辑推理问题。
解答逻辑推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全面而有联系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学生智力开发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在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逻辑推理的一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逻辑推理问题一般给的已知条件都较多,而且有一定的隐含条件和迷惑条件,又没有一定的解题模式。以这四种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在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得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学习活动,总结解题规律,认真研究解题策略的方法,提高和培养解题能力。
例1.猜猜名次。有穿红、黄、蓝、白、紫五种不同运动服的五支运动队参加长跑比赛,有a、b、c、d、e五个小朋友猜名次,每人只准猜两支运动队的名次。
a猜:紫队第二,黄队第三。 b猜:蓝队第二,红队第四。
c猜:红队第一,白队第五。 d猜:蓝队第三,白队第四。
e猜:黄队第二,紫队第五。
猜完后发现每人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并且每队的名次只有一人猜对。五支运动队参加长跑比赛的名次顺序是什么?他们各猜对哪个队的名次?
(选自《小学迎春杯数学竞赛指导讲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版,第58页。文字有改动。)
分析与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每队名次只有一个人猜对,而每人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的限定条件。我们采用**的方法进行排列和判断。
从**中不难发现只有c一人猜了红队是第一名,所以这个结论应该是正确的,那么白队第五错了。因此,紫队应该排第五,那么黄队第二就错;又因为紫队已经排在第五,所以紫队排第二就错,那么黄队排第三就对。同样道理推下去,红队第。
一、蓝队就排在第二,这样五支运动队的名次排列依次是红队、蓝队、黄队、白队和紫队。
答:五支运动队参加长跑比赛的名次排列顺序是红队、蓝队、黄队、白队和紫队。a猜对黄队第三,b猜对蓝队第二,c猜对红队第一,d猜对白队第四,e猜对紫队第五。
在这道问题的推理过程解答中,实际上主要根据基本逻辑规律“同一律和矛盾律”进行排列、选择和判断,即一个运动队只能穿单一色服装,穿红色的运动服装就不能穿蓝色的运动服,穿红的运动服与不是穿红的运动服也是唯一确定的。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全面地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这道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通过列出两个有关系的表,首先确定红队是第一,然后就容易通过条件进行判断、推理。由于借助**,并根据“排中律和同一律”进行判断,可以使条件更清晰,判断、推理过程自然流畅。
例2.王芳、赵丽和胡小霞三位老师是六年级的任课教师,在语文、数学、社会、体育、**和美术6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每人承担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且知道:
1)社会课老师和数学课老师是邻居;
2)赵丽老师最年轻;
3)王芳老师经常与体育课老师、数学课老师交流读书心得;
4)体育课老师比语文课老师年龄大;
5)赵丽老师、**课老师和语文课老师,三人经常一起去游泳。
请确定:王芳、赵丽和胡小霞三位老师每人各承担哪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分析与解: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列表推断这三位老师不教什么课程。
根据条件(3)可以推得王芳老师不教体育课和数学课,在表中画出“×”再根据条件(5)可以推得赵丽老师不教**课和语文课,在表中画出“×”从条件(2)和(4)中知道,赵丽老师最年轻,不教体育,由此可以推得胡小霞教体育课,分别在相应的位置画出“×”与“√”
根据条件(1)知道社会课老师和数学课老师不是同一位老师,因此赵丽教美术课,而王芳、胡小霞就不教美术课,在相应位置画出“√”与“×”又根据条件(4),知道体育课老师与语文课老师不是同一位老师,因此,胡小霞不教语文,那么只有王芳教语文,在相应位置画出“×”与 “√再根据条件(3)可以推得体育课老师与数学课老师也不是同一位老师,所以胡小霞不教数学课,只有赵丽教数学课,那么赵丽就不教社会课,在相应位置画出“×”与 “√
根据条件(5)**课老师和语文课老师也不是同一位老师,因此王芳不教**,教社会课;最后可以推得胡小霞不教社会课,只有教**课,在相应位置画出“×”与 “√随着表的填写,所确定的结果也就清楚了。
答:王芳承担语文、社会课的教学,赵丽承担数学、美术课的教学工作,胡小霞承担体育、**课的教学工作。
把3个苹果任意放到2个抽屉里,可以有哪些放置的方法呢?
要么一个抽屉放1个苹果,另一个抽屉放2个苹果;或3个苹果都放在某一个抽屉里。尽管放苹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把这两种情况用一句话表示: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如果把上面问题中的数作以改编;把5个苹果任意放到4个抽屉里,放置的方法更多了。但仍然有同样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只要苹果的个数多于抽屉的个数,那么就一定能保证有一个抽屉里有至少2个苹果。
从这些简单的例子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下面的一般规律:
抽屉原理1:如果把多于n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如果把苹果换成了鸽子,把抽屉换成了笼子,同样有类似的结论。所以有时也把抽屉原理叫做鸽笼原理(或鸽巢原理)。我们还是采用抽屉原理这一称呼。
初看起来抽屉原理简单、平凡,但是在数学解题中有许多应用,其方法和技巧也非常有趣,利用它可以解决一些表面看来似乎较难的数学问题,甚至可以解决数论和高等数学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我们从火车站候车室随便找13位旅客,就可以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指鼠、牛、虎、兔、…等十二种生肖)是相同的。怎样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只要利用抽屉原理就很容易把道理讲清楚。
事实上,由于人数(13人)比属相数(12个)多,把13人看成13个“苹果”,把12种属相看成12个“抽屉”,因此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属相)里有2个或2个以上的“苹果”(人),也就是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是相同。
抽屉原理1的特殊的情况:如果把(n+1)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抽屉原理2 :如果把多于m×n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m+1)个苹果。
例如,如果把13封信,投入6个信箱里,由于13=2×6+1,那么就一定有一个信箱里至少有(2+1)封信。这就是抽屉原理2的特殊的情况:如果把( m×n + 1 ) 个苹果放进n个抽屉,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 m + 1 )个苹果。
在这里,如果当m=1时,那么抽屉原理2就是抽屉原理1,说明抽屉原理的一致性。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便于在解题中进行具体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想到:如果把5个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那么必然就有一个抽屉空着。把这种情况一般表述为:
如果把 ( m×n-1 ) 个物体放进 n 个抽屉里,那么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多有 ( m-1 ) 个物体。当m=1时,就是“如果把5个苹果放到6个抽屉中,则必然有一个抽屉空着”的情况。
在解题中应用抽屉原理要特别注意识别“抽屉”和“苹果”,并且苹果的个数一定要大于抽屉的个数。通过具体的解题过程来理解有些数学问题的解答,并不完全要根据数量关系、四则运算以及几何知识来解决,而是用推理的方法进行解答。这也是在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研究中关注的问题。
例1.中山小学招收一年级新生388名,并且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不到一周岁。在这些新生中间,至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是同年同月同日。请说明,这是为什么?
分析与解:我们主要理解如何确定解题过程中要选取的“抽屉”和“苹果”,用抽屉原理加以说明。
我们可以把一年中的365天(闰年是366天)中的每一天看作一个“抽屉”,而把388名新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看作是一个“苹果”,如果这样的一个“抽屉”中有2个“苹果”,就可以说明有2名学生的生日是同月同日。由于“苹果”个数(388名新生)多于“抽屉”个数(365天或366天),根据抽屉原理,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新生的生日是同月同日,并且这些新生的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不到一周岁,所以至少有2名新生的生日是是同年同月同日。
例2.有红色、白色和黑色的筷子各10根,把它们混放在一起。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去摸,至少要摸出几根筷子,才能保证至少有2根筷子是同色的?至少摸几根筷子,才能保证有2双同色的筷子?
分析与解:由于把3种颜色的筷子混放在一起,又要闭上眼睛去摸筷子,摸的时候是不能辨认出筷子颜色的。我们可以把3种颜色的筷子当作3个“抽屉”,把筷子当作“苹果”。
根据抽屉原理,在3种不同颜色的“抽屉”中,至少拿出4根筷子,才能保证有2根筷子是同一颜色的。
从特殊情况考虑,假定3种颜色的筷子各摸了3根,也就是在3个“抽屉”里各摸出3根筷子,不管在哪个“抽屉”里再摸出1根筷子,就有4根筷子是相同颜色的,因此一次至少应摸出筷子:3×3+1=10(根),就能保证有4根筷子是相同颜色的,也就是保证有2双同色的筷子。
答:至少要摸出4根筷子,才能保证至少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至少摸10根筷子,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
例3.如果从这16个数中任意取出9个数,那么至少有两个数的和是32。
分析与解:把这16个数,按每两数的和是32进行分组)共有8组。把这8组数看作“抽屉”,每个数看作“苹果”,根据抽屉原理,从这8个抽屉中任意取出9个数,则至少有两个数是从同一个抽屉中取出的,这两个数的和是32。
所以,从给定的16个数中任意取出9个数,那么至少有两个数的和是32。
如果一位旅客从重庆到武汉有3种方式到达:乘飞机、乘轮船和乘火车,那么他就有3种不同的走法,如下图所示。如果这位旅客再从武汉到南京,又有2种方式到达:
乘汽车和乘火车。那么他从重庆经过武汉到南京,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小学数学解题专题研
第二讲小学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 一 问题4 解题的思维方法 观察与实验 观察是对事物的数学特征通过视觉获取有关信息,辨认其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以及结构关系,从而发现数学规律或性质的方法。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一般都是从观察开始的,通过观察逐步认识数学对象的属性,所以观察的方法是解题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我们...
小学数学解题专题研
平均数问题是一类常见的数学问题。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 平均数 各个数据的和 数据的个数。例1.王芳期中考试语文得89分,数学成绩比语文成绩少4分。如果语文,数学和英语这3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要达到90分,英语要考多少分?分析 可以先求出3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时,总成绩是...
小学数学解题专题研
小学数学解题专题研究。第一讲小学数学题的一般结构与解答规律。问题1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所涉及的运算主要是四种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另外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体积时,引入乘方的概念。作为小学数学解题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搞清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