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发布 2022-10-12 06:06:28 阅读 8067

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相等分数。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掌握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整个单元知识分为概念部分和计算两部分。概念部分主要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完善了分数的概念结构;计算部分主要讲解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为以后学习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基础。

两部分的知识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分数的意义进行分析。在学生用各自的各种方法得出结论后,教师应归统到分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对于分数的意义的掌握比较到位,而且与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类似的生活经验也出现过,只不过没有用分数来解释过。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画图、举例等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这种生活经验与分数的意义建立有机的联系。

单元名称:分数的大小。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对相等的分数进行初步的、直观的**;

3、能够运用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能力与方法。

1、借助具体直观的模型,使学生体验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比较方法;

2、在**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操作、观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能够说出推理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分数比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1、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运用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对相等分数进行初步的、直观的**。

关键:以分数的三种模型:圆型、线型以及离散型为辅助工具,让学生从“画一画”和“推一推”两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名称: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能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能力与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1、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能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以图形模式来说明分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了解单位量是保持不变的。

关键:让学生以涂、画的方式,将单位分量涂在单位量上,避免单位量的混淆。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比一比(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

1.师:这些分数你会读吗?请你选个分数说说含义。

2) 以为标准:

不到的分数:、、

超过的分数:、、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分数时有大小的。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分数,比较他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先通过分类建立知识的框架,是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对于分数大小的比较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大家有目标的展开学习活动。

同时,在有意无意间使学生关注到今天所学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仅限于同分子和同分母。

二、同分母的大小比较。

1、尝试比较:和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能: a:表示3个,表示7个,3个比7个小。

b:和都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8份,表示占了3份,表示占7份。

2、你能找出比小的分数吗?能找出比大的分数吗?

3、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关键看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设计意图:由于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分数,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分数的大小比较也有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因此,我在课中先让学生直接进行比较,然后把重心放在说理上,让学生理解方法而不是背方法。

三、 同分子分数的。

1、和。师: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于同一个整体,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2、和。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比较和的大小。

3、比较:和的大小并说一说理由。

4、现在你还能找出比小的分数吗?能找出比大的分数吗?

5、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关键看什么?

板书)“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6、同分子和同分母在比较时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从感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课中通过利用学具折一折、画一画丰富学生的感知经验,形象地理解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又一次寻找比5/9小的分数和比5/9大的分数使学生在体验后归纳出方法,并借此与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区分。

三、运用与巩固。

1、比较下列各组的大小。

做题时关键是什么。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分数?

3、下面()里能填哪些数?

4、将下列各组数从小到大排列判断。

设计意图:分层次进行了练习,把后面的练一练中两个分数比较大小的题目,穿插进行练习。然后再引入三个分数比较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三个分数比较大小的比较中,有意插入分子、分母不相同的三个分数比较大小的题目,这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为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学习提供了可能。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教学内容:比一比(二)练习课

教学目标:1、 熟练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运用方法进行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2、能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2、 归纳比较方法。

二、练习:1、填空:

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9个是6个是( )

是( )个是( )个。

是( )个是14个。

10个是( )也是( )

1里有( )个或( )个或( )

2、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2)将下列分数从小到大排序。

关注方法的交流。

3)思考: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拓展应用。

1、谁喝得多?

1)、体育课后小胖和小亚赶回教室喝水。小胖喝了杯,小亚喝了杯,小胖说他喝得多,小亚说她喝得多,你们说到底谁喝得多?

2)、***和小巧在肯德基吃饭。他们都买了一杯中可乐。***喝了后还剩杯,小巧喝了后还剩杯,他们谁喝得多?

问:怎样比呢?(小组讨论)

5、本课小结。

教学内容:比一比(三)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对于相同的量可以使用不同的分。

数进行表示,并能根据所学知识,学会找出相等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学会找出相等的分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森林里的小熊特别爱吃克莉斯丁饼屋的饼干。一天,熊妈妈买了两块大小相同的饼干分给熊爸爸和熊宝宝吃,她先把第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两块,分给熊爸爸一块,熊宝宝见到说:“我也要,我要比爸爸多一块。

”熊妈妈听了没吭声,心想这孩子真不懂事,得教训教训他,于是,熊妈妈又把第二块饼干平均分成四份,拿了其中两块饼干给了熊宝宝。当熊宝宝接过两块饼干,得意地想往嘴里塞时,突然传来熊爸爸一声有力的责备声:“慢着,你真以为你比爸爸多吃了一块吗?

”难道不是吗?看着自己手中的饼干,熊宝宝纳闷极了。“你再仔细看看”熊爸爸看着小熊说道。

拿着自己的两块饼干和熊爸爸的一比较,小熊立刻低下了头,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会低下头吗?到底熊爸爸和熊宝宝哪个分到的饼干多呢?

二、新课探索。

1、判断熊爸爸和熊宝宝谁的饼干多,得到相等分数。学生操作。

1)把两张纸片看成两块饼,大家比比看,每人的两块饼大小相等吗?请拿出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你给的用分数怎么表示呢?

2)请拿出第一块饼,我现在想要两块,而且大小要跟刚才给我的饼一样大,你能做到吗?你给的用分数又怎么表示呢?

3)思考:你们两次给我的饼大小相等吗?那么这两个分数大小怎样?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出示课题相等的分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池西一小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检查时间 验印主备人 朱莉执教时间 年月日。注 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 写详。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改动。池西一小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检查时间 验印主备人 朱莉执教时间 年月日。注 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教学目标 1 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3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掌握用尺子画角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 三角尺 纸一张。教学过程 一 ...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设计者 王倩单位 郑州中学第二附属小学。1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校园生活的情景图,图中有正在做操和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时,出示情景图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