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发布 2022-10-12 04:13:28 阅读 641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旋转(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从“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两个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等旋转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o后的线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其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o后的线段。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钟表,让学生仔细观察钟表,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学生观察讨论,指名说一说。

3、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除了看到钟表上的时间和钟表的形状外,还发现了表针旋转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旋转的现象,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4、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旋转现象的**。让学生对旋转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钟表开始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2、出示钟面。

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1)时针、分针、秒针都是绕着中心点旋转。

2)时针、分针、秒针之间在钟面上的旋转有什么关系。

3)小结:分针旋转一周是l小时,时针旋转l大格是l小时,旋转的角度是30o;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3、出示高速路口收费站**。

1)先观察图中的横杆分别是怎么样旋转的;

2)与同伴交流。

3)教师引导:

当车辆驶离收费站时,横杆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90o。

当车辆驶来收费站时,横杆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样也是旋转了90o。

4、那么这两次的旋转过程能不能详细的叙述一下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我们描述了这两次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

板书:旋转中心方向角度。

6、**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问题:在旋转前后,横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判断旋转的角度的?

2)小组之间互相谈论,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

3)小结: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画一画”。

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旋转前后长度是否变化。

2、绕点不同,方向不同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3、指名学生板演,其余画在课本上,并且强调作图一定要规范。

四、巩固练习。

过程与要求: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2、小组内交流想法。

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困生。

4、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p18第。

一、二题。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一)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角度。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形的旋转(二)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o后图形。

教学重点:1、清楚描述旋转的过程。

2、正确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o后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o后图形。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1、教师:通过上一节我们对图形的旋转的初步的了解,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与旋转有关的例子吗?用手势比划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2、请学生举手回答。

3、在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中,我们要讲清楚什么?

强调旋转的三要素)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图形旋转的知识。

二、探索图形旋转90o,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出示课本例1。

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o后的图形。

1)谁知道绕点m的什么意思?(m点是不动点)

2)再用手比划一下顺时针旋转的方向。

3)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线段绕一点顺时针旋转90o后的图形对比一下,想一想,图中的小旗如何绕点m顺时针旋转90o。

2、组织学生亲自动手,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拿硬纸板小旗的卡片先自己演示一下。

3、 在方格纸上请学生按要求现场画图。画完以后小组中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4、各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大家的思路。

5、小结:1)可以先找到旗杆绕点m顺时针旋转90o后的位置。

2)再找与旗杆垂直的两条线段绕点m顺时针旋转90o后的位置,我们看到无论是老师画还是学生画,都是先画与旗杆垂直的两条线段,因为它们都有个共同点:中心点m在旗杆上,两条垂直的线段与旗杆相连接。

3)把小旗补充完整。

4)最后,小旗旋转前后,大小和形状都不会发生变化,改变的只是小旗的位置。

三、实践操作。

教学课本例2,画出三角形abc旋转90o后的图形。

1、绕点a顺时针旋转90o。

1)读题明确要求,请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旋转并试着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请学生上来给大家介绍画法。

2、绕点b逆时针旋转900。

按照同样的要求完成题目。

3、思考并回答: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中,你是怎么画的?在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4、总结: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中,可以先找出与中心点最近的一条线段旋转后的位置,然后再找和这条线段相连接的线段旋转后的位置,画完后,对照旋转的要求验证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四、课堂巩固。

完成“练一练“的习题。

1、第1题。

按照例2中三角形旋转的要求,想一想。

2、第2题。

要求:先找出长方形中与中心点相连的两条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再找出与这两条线段垂直的剩余两条线段旋转后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或者疑问?

六、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p19第。

一、五题。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1、结合“七巧板“等具体情境,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等多次运动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观察、操作、分析、想象,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图画还原”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平移和旋转,尝试用一定的方式记录“图画还原”的思考或操作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平移或旋转,将图形还原。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物体的平移,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的现象,在平移的过程中,物体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2、学生回顾,举手回答。

3、教师:物体只要是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方格纸上,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二、学习新知。

1、教学课本例1。

出示图画,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

问题1:你能将图①移人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说说你的做法。

1)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试试看。

2)指名学生说出做法。

3)小结:图①与七巧板空缺部分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我们选择了平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平移的过程中,要注意说清楚平移的方向,平移的格数。

问题2:你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

1)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2)与同伴交流,说出你的做法。

3)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2、思考:在图形平移或旋转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两条对应的边或对应点确定平移的距离(如果方向不同,可以通过旋转改变图形的方向)。旋转时,要讲清楚图形绕哪一点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角。

3、教学“试一试”。

问题: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图1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1)将图2中a卡片、b卡片和图1对比一下,找出“还原”方法,将自己“还原”的过程记录下来。

2)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先将a卡片向右移动2格,确定好笑脸嘴巴的位置;再将b卡片向上移动2格后,向左移动2格,最后绕着笑脸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o。(或者将b卡片向左移动2格,向上移动2格后,绕着笑脸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o)

3)最后,再拿着卡片按你的思考过程和记录过程,摆一摆,看一看,“还原”到原来的**了吗?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第3题。

方法同“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题。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 )轮子的运动是。

2、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现象是旋转?

3、上节课我们讲过,在图形平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教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运动,借助在方格纸上画图来巩固平移、旋转的知识。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课题图形的拼组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年级一年级主备人靳媛丽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下册 28页例1 例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意志,建立自信心。重 难点理解立体图形的关系 培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化试卷

一 填空 26分,每空2分 1.图通过 得到。2.图到图是 得到的。3图案的基本图形是 通过 得到这个图案。4的基本图形是 是经过 或 设计成的。1 图a向 平移 格得到图b。2 图b绕o点 方向旋转 再向 平移 格得到图c。二 观察方格中图形的变换,回答问题。20分 1 图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b的?...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复习目标 认识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 从实践意义角度分析地球运动 学会分析各类太阳光照图。复习方法 对比分析法 数学分析法 讲练结合法。复习过程与分析 一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比分析。二 关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几点思考 知识的掌握与解决实际问题 1 恒星日与太阳日。仅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参照物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