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

发布 2022-10-07 14:09:28 阅读 5348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作用与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其本质是要改变中学物理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物理教学;整合;自主**;网络教学。

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作用。

可增大课堂信息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板书,尤其是上练习课的时候,画图用的时间则更多,课堂效率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提前在电脑中输入必需的文本、公式及**,在上课前做好课件,上课时鼠标一点就可显示出来,从而省下大量的时间用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课堂信息量自然增大了。如在复习电学内容时,牵涉到的有电路图、实物连接图及电流、电压、电阻与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法及读数等等,而且还需要安排大量的练习题。

内容如此之多,板书就费了不少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理想。如果在课前用信息技术把有关的电路图、实物图以及一些常用公式及练习题准备好,那么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就图启发、由图比较、看图推导公式,为学生提供记忆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物理规律。然后利用练习强化训练,增强记忆。

如此一来,一节原本时间仓促的复习课由于引入信息技术就变得“游刃有余”,不仅复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复习效果甚好。

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感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个别或整体属性的反映,即感性认识阶段,它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使图、声、文集于一体,将生活本身、事物实貌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感知学习对象,在正确而全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学生就能正确掌握知识。信息技术利用光、声、电等手段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学生眼耳并用,视听结合,提高知识记忆保持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比如,机械运动中的相对运动、回声测距、透镜成像等,中学生就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就相对运动的内容来说我们即可应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等全方位感受,如置身于其情景,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

又如,机械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用信息技术模拟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既形象生动又方便分析,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波的概念和相关规律。

(2)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或物理过程,实现静态的物理过程动态化分析和动态物理过程静态化分析,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过程。如利用多**动态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可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当物距持续变化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动态变化过程,过程直观,学生记忆深刻。又如“平抛运动演示”,用信息技术设计平抛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以及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并在不同时刻将动态过程“定格”静态对比分析,就很容易看出平抛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再如,在演示“弹簧振子振动”的物理实验中,振子振动较快,学生无法看清,不便分析,如果用flash动画模拟演示弹簧振子的振动过程,就很容易分析振动过程中位移速度、回复力、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3)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能够实现从微观向宏观转移。中学物理有些知识涉及微观领域,如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扩散现象的解释,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差异,导体易导电而绝缘体难导电的原因,电路中电流的成因,:粒子散射等等。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微观运动的物理过程,使微观过程宏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原子的结构,应用信息技术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三维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结构。

又如,粒子的散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里无法操作,就可用flash动画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原子核的微观结构。

可快速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误差。

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引用气垫导轨定量证明守恒定律,教师需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写加速度、速度这些中间值的演算过程,如果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处理,可使教师抛开演算过程,快速得到实验结果,使课堂内容更加紧凑。又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等实验中,把得到的实验数据输入电脑,利用excel软件中的图表功能便可迅速而准确地画出相应的图表,并可方便地进行误差分析。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生常常被新奇、具体、强烈、鲜明、动态的刺激所吸引。而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能将事物形象、直观、动态、逼真地表现出来,而且对于物理教学中的抽象内容,能予以具体化来揭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师生交流和教学反馈。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学生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的双向交流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同时,学生随时可以在留言反馈区中给教师留言与教师进行讨论,这使教学得到了及时地反馈。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偏向于灌输式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海量的资源库;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物理教学**(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让学生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2“多普勒效应”自主**网络教学实例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针对“多普勒效应”这一课题,笔者设计制作了网络型课件,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式地学习,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的依据。

(1)教材特点: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大纲要求定性理解多普勒效应的相关概念,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对于多普勒效应概念的教学,可以通过相关的动画演示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而对于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则可以收集网上的大量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阅读参考。

2)学生实际:我校有四间一人一机的多**网络教室,且学生都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完全有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课件主要由以下板块组成:新课引入、学习目标、电子课文、多普勒的故事、成因分析、动画类比、**录像、练习检测、网上资源、留言反馈。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2)通过录像、多**演示来观察体会,培养透过物理现象看本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通过区别波源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4)培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通过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及有关的物理学史,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重点难点。1)重点:多普勒效应及产生的原因。

2)难点: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多普勒效应产生原因。

教学用具。多**网络教室(大屏幕多**实物仪、学生一人一台电脑、多**网络资源)。

教学方法。**式的网络教学方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教师做演示实验:

教师打开手机铃声的一首合适的曲子,让学生听一听手机位置不变时所发出的这首曲子音调;然后,教师手握手机绕肩转动,让学生仔细聆听手机远离和靠近学生时这首曲子音调的变化情况,从而引入新课。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学习所用的多**网络课件的界面,说明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3)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进入多**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把握学习进度,就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别与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之一:

学生阅读教材或电子课本,**录像(汽车靠近和远离观察者时其声调变化的现象;从飞机上投下的炸弹靠近观察者时,其声调变化的现象)。

教师与学生讨论:

如何理解多普勒效应?波源本身的频率发生变化,观察者观察到的频率也发生变化,这是不是多普勒效应?强调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之二:

让学生**和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和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的有关动画。

动画一:波源和观察者均固定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等于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动画二:波源不动、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多于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动画三:观察者不动、波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多于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动画四:波源不动、观察者远离波源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少于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动画五:观察者不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少于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 直观性 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

近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易受教育环境 教育手段和所接受的教育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逐步改变 黑板 粉笔 教材 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拓展与优化教育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不...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信息 使学生了解信息革命 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 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大部分同学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现代人的三大基本技能 会使用计算机会说英语会开汽车。二 新课 一 信息与信息革命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