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发布 2022-09-23 20:53:28 阅读 8737

摘要:预习是学生在教师开始上新课前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课前预习的好坏,对学生的听课质量乃至学习成绩都影响很大。

预习的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预习作业;从小处着手;逐层深入;差异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预习是学生学习首要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有效的预习学习,有助于学生构筑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表达等多种能力,同时还能不断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进而养成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因此,预习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就很关键,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提升预习作业的有效性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感觉到预习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注意几个要点:

一、预习作业要具体可操作。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扫除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因此,预习要求是否明确,预习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学生预习的效果。布置预习作业,特别是起初阶段,要防止空泛,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可以用一系列的小问题贯穿,比如:

①给下列字词注音;②本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④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⑤本文的写作技巧有什么特点。当然,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根据不同的课时安排,题目的设计还要更精准,要求还要更明确、更具体些。如第②问可以更细化一点:

谁在**跟谁在怎样的环境下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又是怎样的。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带着具体的要求去读文章,那么,学生必然会对其中的重要信息有所把握,进而学会取舍,完成预习任务。这样,让学生不断地在拄着“拐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二、预习问题要从小处着手。

由于预习的内容是学生尚未学习的新知,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设计的问题要从小处着手,有针对性、点拨性,要深入浅出,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如,在**季羡林《清塘荷韵》一文的主题时,我是这样设计预习题的:①比较“清塘荷韵”“荷塘清韵”两个短语意思的不同;②如果用酒来打比方,哪种“韵”味酿出来的酒味道要更醇更厚些,为什么;③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荷韵”具体体现在**;④为什么作者能先尝出这样的韵味,联系作者的人生遭遇**文章的主题。

在这样看似简单的几个小问题的层层追问下,学生还在忙于进一步寻找更好的答案时,文章的主题就犹如出水芙蓉般地凸显于水面了。

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在现实教学中的那些或烦琐或单一的机械重复的作业,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习性。因此,语文作业应成为学生自主 自由发挥 大胆创新的广阔舞台。一 作业要重层次性。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在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席迎好。中国教师 2014年第08期。长期以来,形式单一的数学作业令初中生感到乏味,使他们缺乏学习兴趣,丧失 欲望。那么,如何创新作业设计,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了六种颇具特色的作业。一 查阅 收集型作业。查阅 收集型作业具体包括三个内容。其一...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7 5 3 5 二 层次性。学生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如果设计作业采用 一刀切 齐步走 会造成尖子生 吃不饱 后进生 吃不了 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加深练习的密度和坡度,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